关注:(3) 文章数:(6973)
+关注本站 订阅号:106
    天机APP下载中心

9月21日,农历八月十五,又是一年月团圆,且喜人间好时节。
关于中秋的神话传说我们听得最多的估计就是嫦娥奔月和吴刚伐桂了,但是中秋是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





提到中秋,不可能不提月亮,中秋起源就是古老的月亮天体崇拜。

“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周易·系辞》上。

日月崇拜是原始宗教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古代很早就有祭祀日月的宗教礼俗。


中华民族有自己独特的月亮文化。日者,阳之主”,“月者,阴之宗也”。月亮称“太阴”,与太阳分别成为中华文化中代表阴阳的“两极”。

远古先民看见月出月落、月缺月圆,感受到一股神秘的力量支配着大地,心生敬畏。

《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自周朝起,中国就有祭月仪式,且祭月的习俗绵延不绝。

这种朝日夕月的祭礼,据唐人孔颖达解释说,春分日的早上在东门外祭日,秋分日的晚上在西门外祭月。因为秋分时节太阳几乎直射月亮朝向地球的那一面,所以月亮看起来又大又圆。

周人的日月祭祀的方式是:“祭日于坛,祭月于坎,以别幽明,以制上下;祭日于东,祭月于西,以别外内,以端其位。”

以坛、坎这两种物象作为日月的象征,坛在上,光明,坎处下,幽静。《礼记·祭义》祭品为牺牲玉帛之类。

春秋战国时日月神分别称为东皇公、西王母,《吴越春秋·越王阴谋外传》云:“立东郊以祭阳,名曰东皇公,立西郊以祭阴,名西王母。”

沂南汉画像石中西王母与东王公分坐在柱状物上(有说是昆仑山),西王母两旁跪有捣药的玉兔,由此可知,郭璞《山海经图赞》“昆仑月精,水之灵府”的说法言之有据,后世的月神嫦娥即由西王母(最早名常羲)演变而来。

秦汉时期日月祭祀仍为皇家礼制。秦雍都有日月祠,山东有日主祠、月主祠。汉武帝时,祭日以牛,“祭月以羊彘特”,行朝日夕月之礼,“夕夕月则揖”。—《史记·封禅书》

祭月在上古作为季节祭祀仪式列入皇家祀典、例行祭祀后,民间缺少了祭月的消息,这可能与古代社会的神权控制有关,在“绝地天通”之后,像日月这样代表阴阳的天地大神,只有王家才能与之沟通,一般百姓自然是无缘祭享的。

月亮对于平民来说,是一种外在的神秘的支配力量,无法接近它,祭祀它。因此,华夏文化系统内民间祭月的习俗,在汉魏时期不见著录,更不用说出现以拜月为中心的节日。

隋唐以后,随着天文知识的丰富与时代文化的进步,人们对月亮天体有了较理性的认识,月亮的神圣色彩明显消褪。

唐朝虽没有中秋节日,但中秋赏月玩月已成为文人的时尚。人们将清秋明月视为可赏可玩的宇宙奇观,吟咏中秋明月的华章丽句寻常可见。秋月还常常引发人们感物怀人的情思。

宋代中秋节已成为与秋收庆祝相结合的民俗节日,中秋放假一日。以赏月为中心的中秋节俗的形成,大概与都市生活情境有着内在的联系。

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北宋东京,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市人纵酒度节;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

明清之后,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中秋成为民众时间生活中的重要节点。唐宋时代地位微弱的中秋上升为与年节端午并列的民俗大节。节俗活动丰富多样。

《周易》的《观》卦与八月仲秋

中秋节正值酉月,八月十五为酉金月,在我们传统的周易八卦五行中,中秋节这个月五行属金,易经占卦五行金对应的颜色正好是白色,在易经八卦六十四卦中,中秋月对应的八卦是观卦,上风下地观也。

观卦为易经中的第20卦,卦辞为, 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 

这个意思单单看字面比较难理解,观卦字如其意仰观也,就是说在祭祀之前,我们要洗干净双手,盥洗也,有孚乃是有诚意也。

观卦下卦为坤卦地母也,风吹麦浪的风地观,所以郑玄曰:坤为地,为众,巽为木,为风。地上有木。而为鬼门宫阙者,天子宗庙之象也。

象曰:卦遇蓬花旱逢河,在卜卦中卜到这一卦,只要看到巽卦,就是做生意近利市三倍,大吉大利也,巽为风代表着顺利,如果是求问婚姻,也是自有贵人来助,良缘。
赞 2
 
 

最新评论

[Avatar]
番茄夸录 2021-09-19 14:20:39
中秋快乐
你需要登录入才可以回帖  登入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天机易学院
天机APP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