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3) 文章数:(6972)
+关注本站 订阅号:106
    天机APP下载中心


大枣首载于《诗经》,曰“枣”。《神农本草经》中记载:大枣为上品,有“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助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久服轻身长年”之功。仲景十分重视大枣的作用,也善用大枣,《伤寒论》共载方112首,应用大枣者4O首,其中三十枚1方,二十五枚1方,十五枚1方,十二枚28方,十枚2方,六枚2方,五枚1方,四枚4方,占总数的35.8%,仅在桂枝、生姜之后,可见仲景用枣配方范围广泛,且数量应用严格。

仲景治法悉本源于《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考其大枣的用量也应源于《内经》的象数,所以《伤寒论》中以大枣配方,数量上有诸多变化,究其用法并不徒设,本文试就其中的寓意,作一粗浅的探讨。


1、本于经络之数

大枣的用数意与经络之数相应,《素问·阴阳别论篇》曰:“四经应四时,十二从应十二月,十二月应十二脉”。《伤寒论》中大枣常用十二枚,恰好与十二经脉相应。而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卫运行不离经脉,用数与十二相应意在调和营卫。所以凡有营卫不和,皆用大枣十二枚。如桂枝汤用于治疗风寒客于肌表营卫不和的太阳表虚中风证;小柴胡汤治疗伤寒邪在半表半里的少阳证及杂病见少阳证者。太阳表虚中风,为营弱卫强;少阳邪在半表半里,营卫争之,均为营卫不和,皆用大枣十二枚以和营卫。而《伤寒论》中用于调和营卫的,也多由桂枝汤和小柴胡汤来化裁,所以大枣也以十二枚的用法为多。除此之外,治疗湿热兼表发黄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中大枣用十二枚也有此意。

2、和于脏腑象数
象数与脏腑密切相关,《索问·金匮真言论篇》曰:“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 ⋯,其数八,⋯。南方赤色,入通于心,⋯⋯ ,其数七,⋯ 。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其数五,t--。西方白色,入通于肺,⋯⋯ ,其数九,⋯。北方黑色,入通于肾,⋯⋯ ,其数六,⋯。”可见《内经》将“五、六、七、八、九”配与五脏,建立了五脏与五数的最基本联系。而早在《易经·系辞传》中就将从一到十的十个数字,奇数与偶数相配,说: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IT'⋯·;天五生土,地十成之。即:一六北方水,二七南方火,三八东方木,四九西方金,五十中央土。所以《内经》中数字不仅与脏腑经络相关,而且包含着天地阴阳五行的深刻含义。而《伤寒论》中大枣的数量富于变化,也是《内经》中脏腑象数理论的体现。在这不同的数量中,也同样蕴含着不同的象理。

梦境是现实生活的映射,想知道你的梦境有什么详细含义吗?点这描述你的梦境获取运势预测答案!



温中健脾
大枣味甘、性温,主归脾、心二经,配方多用十二枚。其中.十是土数,二是火数,土味甘,火性温,这也与大枣的性味相符;十又为脾之成数,二是心之生数,数与归经相符;火可生土、暖土,可温中健脾,与大枣作用相应。由此可见,用大枣十二枚并不是信手拈来,数中之象与性味、归经、功效相应,意在温中健脾。这也是《伤寒论》中脾胃病及中虚证,大枣多用十二枚的原因。在正虚邪微时可加强健脾补中之力,如小建中汤治中焦虚寒的虚劳里急腹痛等症,吴茱萸汤治疗胃中虚寒,浊阴上逆的阳明寒呕,少阴吐利,厥阴头痛等症。在虚实寒热错杂时配伍健脾益气药可扶正祛邪,如诸泻心汤治疗寒热互结、胃气重虚、水热互结之心下痞;黄连汤治上热下寒胸中烦热呕吐腹痛;黄芩汤治太阳、少阳合病的自利;旋覆代赭汤治疗胃虚痰阻,肝气上逆之心下痞硬等。

培土制水
大枣用量有培土制水之意的,最有代表性的非十枣汤莫数。十枣汤是用于攻逐水饮的峻剂,方中甘遂、大戟、芫花3味,皆辛苦气寒而禀最毒,故选用大枣肥者十枚,取其甘温之性味,预补脾胃之虚,使攻邪不伤正气。考其用量,十是中央土之成数,土之味为甘,数与味相应;土又可制水,尤加强培土制水之力,与整方的功用相应。而全方以“十枣”命名,意在强调方中大枣的作用,同时说明十枚的用量有其特殊的寓意。不能随意更改。

协调脏腑关系
在五脏中,至阴脾土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索问·太阴阳明论篇》曰:“帝曰:‘脾不主时,何也!’歧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头足,不得主时也’。”这段话说明脾居中土,分旺四时,奉养调节四脏,居后天之本,并具有统领调节水火、木金这两对阴阳的功能。而追溯脾土的这种功能,不难发现它与河洛八卦象数动态模式中,位于中央的五、十的作用相应。“五”是四方生数(一、二、三、四)变为四方成数(六、七、八、九)的中介,生数加五即为成数,“五”为生数之极,“十”为成数之极。“五”与“十”虽不主四方,四方的形成中却离不开这两个数,在其相生、相克的变化中无时无刻不贯穿这两个数。所以脾土斡旋四脏的功能,来源与河图洛书中与五与十中蕴含的特殊意义。而十五也和脾土一样具有协调脏腑关系的作用。

大枣的用量在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中,就体现了这种作用。此方是治疗奔豚气的,证见于发汗后,脐下悸,心气虚,肾气逆欲上凌心,欲作奔豚者。方中用茯苓伐肾气,桂枝泻奔豚。用大枣十五枚,大枣入脾经,既滋脾土以制水,又协调心肾阴阳,十五位居中土为枢纽,可协调南北东西,这里重在调节上下之水火,加强协调心肾阴阳的作用。而本方是《伤寒论》中唯一一个用十五枚大枣的方子,所以用数量来发挥协调脏腑关系作用的方子非此莫数。

3、与天地阴阳之数相应
数字中阴阳的划分,最早出现在河图中,其将奇数定为阳,偶数定为阴。《易经·系辞传》曰:“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天数指一、三、五、七、九诸阳(奇)数,此五数相加为二十五;地数指二、四、六、八、十诸阴(偶)数,此五数相加为三十,从此也赋予了二十五和三十,阳与阴的不同含义。而用数字与天地阴阳相应,从而补益阴阳,也是《伤寒论》中大枣用量的一个特点。当归四逆汤是一张温养阳气的方子,用于治疗“手足厥寒,脉细欲绝”之证。
方中用大枣二十五枚,二十五阳数之和,寓有“阳之盛处”之意,可应天数。取诸阳之和温经散寒,把阳数之和用在一张补阳的方子里,数与方子的主治功用相应,看来仲景用数是有所特的。炙甘草汤是太阳篇的最后的一张方子,用于治疗“心动悸,脉结代”之证,方用大枣三十枚,三十是阴数之和,是“阴之盛处”,可应地数。取诸阴之和峻补真阴,既然用这样一个数,全方应该有滋阴的作用,而炙甘草汤的功效正是养阴补血以复脉。由此可见,仲景将药、量、数的运用都发挥到了极处。方中每个量数都不是虚设的,都有其蕴含的意义,而仲景用数最有代表性的也应该是这两个方子。



仲景用枣除用量外,煎煮方法也值得注意。凡大枣入汤剂均劈开,以利有效成分的煎出,一般用水以常火或微火一次煮成,适寒温分次服或顿服。特殊煎法有:泔澜水煮如桂枝茯苓甘草大枣汤;潦水煮如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水和清酒煮如炙甘草汤等。

综上所述,《伤寒论》中大枣配方范围广泛而严格。在数量运用上与经络之数、脏腑之象数、天地阴阳之数相应,蕴含着调和营卫、温中健脾、培土治水、协凋脏腑关系、补阳益阴等深刻含义。充分体现了仲景辨证论治,潜方配药学术思想的合理性、完整性。同时提示,无论临床用药,还是膳食滋补,大枣若以数来服用,可得到药疗与数疗双重效果,这对于指导用药有重要意义。自古以来医易相通,有“不知易者,不可以为医”之说,仲景用枣以枚数计算,用量明显受到《易经》象数思想的影响。除《伤寒论》之外,在薯蓣丸中大枣用量达百枚,由此可见,用数来入药,是仲景用药的一大特色,值得深入研究。
赞 0
 
 

最新评论

你需要登录入才可以回帖  登入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天机易学院
天机APP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