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心易,学者多知梅花,少知心易二字。心易通俗的讲是通过感知周围的变化,而预测未来的变化。心易也并不是只有学者才会用,能用。犹如不懂术数的朋友,时常在要做一件事的时候被其他外界因素也称作‘外应’阻隔,或直接在心里预感到不顺,这其实也是心易的一种表现。而学者则多以‘外应’类卦,如二鸟悬首类大过卦;二雀争枝革之随;老有忧色类遁卦;少有喜色类咸卦;窗外闻泣类节卦,诸如此类等等。然此类仅做举例,不以定式言。或如视闻所有,见喜则喜,见忧则忧,而断其成否。再有以物之情明事之递进,如喜鹊报喜,乌鸦报忧,见棺发财等,或是见鸟知讯息,见柳则离别,见月思团圆,鲤鱼跃龙门,葫芦纳吉祥等,此皆为心易之法。然《梅花易数》虽成名于邵雍,却非其所著,今流派甚多,致学者多知梅花,少明心易。然有其占并无史出,譬如《牡丹占》在《懒真子》《墨庄漫录》中有所记载,并非时间起卦。其时间卦略有缺陷,六爻数动只半,然虽有不足,不乏其验,报数随机,诚心即可。再说‘三要十应’,盖十应之说,有正应、互应、变应、方应、日应、刻应、外应、天时应、地理应、人事应,所谓十应也。正、互、变三应直取卦上,已与三要无关,而心易最重三要耳、目、心。后七应总归来讲也就是‘外应’,而列举‘十应’说到底有些多此一举了。时间卦为何有缺陷却还能准确,因为时间成数本身也是外应的一种,正如前文所言,心诚则灵。而抛去‘外应’,还有一则‘内应’,‘内应’的体现大多在于‘心血来潮’,或是无意识的举动。心学有言:身外无物,心外无我。用我的理解讲,忘记自己存在,那‘我’相对于‘我’也是个外应,即‘无意识的行为’。先行后知是为内应,先知后行则是为当局。观市面众传资料大多以注释原本为要,实无过多亮点,倒也不乏学者通其外应,然却鲜有人知,大多只知梅易,不知何意。今以所学之见解,撰此言,己欲立而立人,有感而互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