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易本源:
“气一元论”的通俗解读
《中医基础理论》一开始就讲“气一元论”,引经据典,讲得很好。但是,可能大多数读者看完之后,有点“云里雾里,不明所以”,以至于学到后面——“精气血津液神”的时候,对“精气神”的理解,更是觉得玄乎其玄,甚至不能生起信心,认为中医是不是“不科学”啊……
【1】云里雾里的“气”
毫无疑问,无论学习《周易》,还是学习《中医》, 抑或中国哲学及其相关学术,——“气”——决然是一个非常核心、绝对基础、十分重要的概念。
如果对“气”的理解不够清楚,势必影响后来的所有学习和进步。
就像盖房子必须打好地基一样。
就像生孩子必须重视胚胎一样。
地基不牢,楼房越高越危险。
胎儿阶段发育不良,后天很难弥补。
对“气”的理解不透彻,往后就容易误入歧途。
气——就有这么重要!
什么是气?
我们看中国古书,觉得不好理解。
比如《易传·文言》:“潜龙勿用,阳气潜藏。”
又如《国语·周语上》:“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
再如《黄帝内经·素问》:“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
还有《葬经》:“葬者,藏也,乘生气也。夫阴阳之气,噫而为风,升而为云,降而为雨,行乎地中则为生气。夫土者气之体,有土斯有气。气者水之母,有气斯有水。”
……
中国的书籍,无论哲学、历史,还是易学、风水,无处不谈“气”——但是到底什么是个气呀?
百思不得其解!
实际上,气——这东西并不玄妙!
以前理解不清楚,原因就是,人为地、把气想得太过于幽深玄妙了,所以才搞不懂。
【2】中国文化的“气”与西方科学的“分子”
什么是气呢?
简而言之,气,就是构成宇宙万事万物的、极其细微的物质。
也就是说,天地之间的一切事物,乃至精神现象,看得见、看不见,想得到、想不到的一切,都是由气构成的。
但是呢——由于没有进行深入研究,一般人看到“气”的时候,想到的是呼吸之气,地球大气,烧开茶壶之后冒的那个水蒸气,等等。
没错,这些也是气——但不要认为,气,就是这些了。
猪狗牛羊是动物,但不能认为动物就是猪狗牛羊。
我们从生物、化学、物理等学科的角度来解释,这个问题,就会变得容易理解。
比如物理、化学,都会讲到分子、原子、电子,——这些东西,也都是气的一种。
刚才说了——气,就是构成这世界的、极其细微的物质。
比如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以及一些其他气体和杂质构成的。
【氮气最多,约占78%,其次是氧气,约占21%,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氡),约占0.939%,二氧化碳约占0.031%,还有其他气体(臭氧、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水蒸气等)和杂质,约占0.03%。】
空气,由于其密度稀薄,呈气体状态,称之为“气”,我们是很好理解的。
如果说石头也是气,人也是气,似乎就费解了。
那好,我们这样来看——
石头也很多种类,咱们说金刚石吧,如果读过《初中化学》,我们就知道,金刚石看起来晶莹剔透,非常漂亮,经过仔细加工,可以制成璀璨夺目的钻石。
那么,金刚石的成分是什么呢——经过化学分析,发现金刚石的化学成分,是碳(化学式记作:“C”)。
在常温下,金刚石是固体,非常坚硬。
当温度升高到3550摄氏度的时候,金刚石就逐渐熔化,慢慢成为液体。如果温度继续升高,到4827摄氏度,金刚石就变成了气态——就成了“气儿”。
通过金刚石的例子,我们就可以知道,一切固态的物体,当温度足够高的时候,就会变成气态;而对于气态物体,温度足够低的时候,又会变成固态。
中间,还有一个液态。
气,液,固——这就是“物质三态”。
只是每种物质的“熔点”“沸点”不一样,所以,我们日常看到桌子是固态,海水是液态,空气是气态,而实际上,它们都可以说是气态(或者液态,或者固态),只是因为我们肉眼看不到细小的空气分子,只能看到一大堆水分子聚合而成的海水罢了。
当温度足够高,我们就看不到金刚石了。
如果地球的温度也足够高,我们连地球也看不到了。
简而言之,万事万物之所以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只是因其熔点、沸点不同,因而在常温下,分子距离不同,所以呢,在我们有限的视力之中,呈现出了不同的形态。
仅此而已。
所以,一个物质,无论是气态,还是液态,或者固态,并没有本质的差别,大家都是由细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
换成中国文化的概念,就是“气”。
——从这个思维来看,“气是万物的本源”,或者说,“万事万物,都是由‘气’构成的”,就比较好理解了。
也由此可知,中国文化、中国哲学,与西方科技、西方哲学,固然有差别,但从本质而言,还是有许多相通之处的。
不同点:可以取长补短。
相同点:可以互通有无。
学习国学,学习中医,学习文化——
不要总是用中国去否定西方,以显示“中华民族的优越感”;也不必用西方来否定中国,以丢失“民族自信心”。
不卑不亢,互通有无;倡导和谐,不怕对立——这是中国文化应对一切人事物的根本态度!
【3】“气”的进一步解读
原子有多小呢?
科学家们打比方说,如果把一个原子放到一个乒乓球面前,就相当于把乒乓球放到了地球面前。
所以,当科学家们刚刚发现分子、原子的时候,许多人认为,这就是最小的物质了吧。
可是没过多久,科学家们又有了进一步的发现:原子,并不是最小的物质。
因为原子也是有结构的——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跟“核外电子”构成的。这个结构很像太阳系——太阳系,是由居于太阳系中心的太阳跟围绕太阳旋转的各大行星组成的。
原子核呢——还可以分。
分为质子和中子。
质子是最小的物质吗?
还不是。
质子还可以分为夸克。
夸克是最小的物质吗?
恐怕不是。
《庄子·天下篇》里有一句名言,叫作:“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只不过,目前的科技发展暂时还不能突破夸克的范围,所以,人们只好说:夸克是目前可以知道的最小粒子。
或许若干年后,当科技又有了进步,那时候,科学家们可以观测到比夸克还小的粒子,就会再宣布一系列新名词了。
对于构成物质的,那些十分细小、肉眼难以观察的根本微粒,中国文化里也有一些概念,与之相对应,最常用的,就是——精、气、神。
《易经·系辞传》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
这里说“精气”构成种种物体,是把“精”和“气”并称的。
又说:“阴阳不测之谓神。”
是阴,是阳,变换莫测,那就是“神”。
不要一看到“神”,就想到天上飞过的神仙。
“神”,在这里就是指极其精细,难以觉察的物质或者现象。
说一个可以琢磨的东西,比如中医望诊,第一就是“望神”,看一个活灵活现,神志清楚,思维清晰,目光炯炯,面色红润,表情自然,体态灵活,反应敏捷,呼吸均匀——这叫“得神”。
如果精神不振,昏昏沉沉,睡眼蒙蒙,呆头呆脑,忘这忘那,面色少华,肌肉松弛,倦怠乏力,动作迟缓,食欲减退——这叫“少神”。
如果精神萎靡,意识糊涂,眼神呆滞,面色晦暗,表情淡漠,肌肉瘦削,动作失灵,七夕微弱——这叫“失神”。
这个不用说有经验的中医,即使是普通人,也都可以分辨出来的。
由于“神”不是一个大物体,而是极其精细微小的物质,所以,我们不能直接观测它,只能通过“神”在人体上的运行状态,通过人体的光泽、动作、状态来观察。
《医原》:“人之神气,栖于二目。”
《内经》:“心藏神。”
俗话也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所以,观察一个人的精气神,第一步就是观察他的眼睛。
有神,无神,神足,神昏,一望便知,不学医的人都懂。
好了,这篇文章也是简介,凌音认为,说到这里,也差不多清楚了。
要再讲更详细点,那需要更多的篇幅和时间。
那么,精气神究竟是什么,是分子,是原子,是电子,是夸克?
我们笼统而粗浅地说,精气神可以包含原子、电子、夸克,但不能就说:精气神等同于这些概念。
统而言之,精气神,是极其细微的物质,可以包括很多很多种细小的微粒,还可以包括生物学讲的细胞。
最后,提醒一点:
不管是原子、电子、夸克,还是精气神,都具有至少两方面的属性,即物质性,和功能性。
或者用大家熟悉的“物质、能量、信息”这三个概念来描述,也无不可。
如此多的一来,我们再看古书,就好懂多了。
比如——
《公羊传解诂·隐公元年》:元者,气也。无形以起,有形以分,造起天地,天地之始也。
《庄子》:通天下一气耳。
《庄子·知北游》: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论衡·自然》: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管子·心术下》:一气能变曰精。
《管子·内业》:精也者,气之精者也。
《淮南子·精神训》:烦气为虫,精气为人。是故精神,天之有也,而骨骸者,地之有也,精神入其门而骨骸反其根,我尚何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