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有过便秘的症状,在解大便的过程中,非常的痛苦、用力,并且大便干,如羊粪状。
还伴随心情烦躁、口干口渴的情况,睡不踏实,平时还容易生气,舌红少苔。
这在中医来看,其实就是阴虚便秘了。
中医认为,我们体内的津液全靠脾的运化才能生成气血津液,有了它,我们的身体才能得到滋润,大便才能通畅。
若津液枯竭,肠道里的津液没有了,就会导致肠道干燥,大便怎么排都排不下来。
即所谓“无水舟停”,河里没有水了,船又怎么能行进呢?
肠道也是一样,肠道里津液充足了,大便自然就顺着肠道排出来了。
在治疗上常用这样一个名方,叫增液汤。
正如它的名字一样,它能够增加体内津液,达到滋阴润燥、通便的效果。
增液汤首见于《温病条辨·中焦篇》第11条:
“阳明温病,无上焦证,数日不大便,当下之。若其人阴素虚,不可行承气者,增液汤主之”
方后吴鞠通自注:“此方妙在寓泻于补,以补药之体,作泻药之用,既可攻实,又可防虚”。
增液汤原方组成为:玄参30g,麦冬(连心)24g、细生地24g。用量仅供参考。
玄参与地黄皆可滋肾脏之阴,除腹中寒热积聚之证;
麦冬则质性滋润,可养胃中之阴,并治疗心腹结气。
三味药皆以滋养阴液而取效,三者共用大补阴津,体内的津液补足了,肠道就不干燥了,大便能容易解出来了。
增液汤的临床应用,也不只限于大便秘结。
在临床上阴虚内热、阴液亏虚所导致的病症,皆可以适当的运用此方。
诸如咽喉疼痛、心烦燥热、口干舌燥、口腔溃疡、潮热盗汗等病症,只要是属于阴虚津亏等病症的,都有应用增液汤治疗的案例。
气阴亏虚的,可以在增液汤基础上加入西洋参、黄芪等药物;
肺阴亏虚咽喉疼痛、肺系的疾病,可以加入桔梗、杏仁等药物;
心阴亏虚不足,心火亢盛,心烦失眠,可以加入酸枣仁、五味子等,诸如此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