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3) 文章数:(6973)
+关注本站 订阅号:106
    天机APP下载中心
民谣有“腊月二十八,把面发”、“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等说法。


根据民间习俗,到了腊月二十八这天,无论是发面还是做馍,各家各户要开始准备主食过年。





图片
传统来源


腊月二十六、腊月二十七准备了过年要吃的肉类,到了二十八这天,就该准备面食了。


在过去社会发展低下,还没有现代比较方便的发酵粉,普通的面提前几天多做好了容易坏,只有发面不爱坏,于是二十八这天就发面,准备正月初一到初五的主食。


同时,这也是因为旧俗认为初一到初五期间,不能动火蒸馒头的缘故。





节日习俗


▌打年糕


年糕是为春节制作的糕就称为“年糕”,因为“糕”与“高”谐音,过年吃年糕含有“年年高”的美好祝愿。


过年吃年糕是中国人的风俗之一,春节的大年初一的早点人们讲究吃年糕,这是取其“年年高”之意。



▌蒸馍


按照老理儿,春节期间忌蒸、炒、炸、等炊事。


蒸与争谐音,炒与吵谐音,炸与炸(四声)谐音,均属不吉利,所以要在年前蒸够全家吃上一个星期左右的馒头,这叫隔年吃。
年菜中的蒸食除了馒头外,还有面食。



金世宗后裔完颜左贤中记载满族年菜中的蒸食有:蒸馒头、蒸花卷、蒸如意卷等等。


春节时候的馒头,上面要用胭脂点上红点,以示吉庆。


虽说着发面蒸馒头的事有点麻烦,但是还有不少人仍然愿意坚守这老辈传下来的年文化,期盼在新的一年里,家庭和美,顺利。





▌贴花花


腊月二十八除了要发面以外,还要"贴花花"也就是贴年画、贴春联和贴窗花。其中贴春联的习俗源于古代的"桃符"。


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典术》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压伏邪气者也。"


到了五代时,后蜀君主孟昶雅好文学,他每年都命人题写桃符,成为后世春联之滥觞,而题写于桃符上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便成为有记载的中国历史上第一副"春联"。





后来,随着造纸术的问世,才出现了以红纸代替桃木的张贴春联的习俗。


家家户户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


寄托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当年味开始变淡,贴春联也成了为数不多的"有年味”的活动,把家装扮的喜气洋洋的
,这才有过年的氛围!
赞 0
 
 

最新评论

你需要登录入才可以回帖  登入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天机易学院
天机APP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