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恼太多,不易入眠?送你七个食疗偏方治疗失眠

偶然失眠不能算作疾病,它是由偶然因素引起的。 长期、反复的失眠称习惯性失眠,又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两种。 习惯性失眠就是病态了。         【偏方一:龙眼冰糖茶】 原料:龙眼肉25克,冰糖10克。 制法:把龙眼肉洗净,同冰糖放入茶杯中,冲沸水加盖闷一会儿即可饮用。 用法:每日1剂,随冲随饮,最后吃龙眼肉。 功效:补益心脾、安神益智。适用于思虑过度、精神不振、失眠多梦、心悸健忘。 【偏方二:柏子仁炖猪心】 原料:猪心1个,柏子仁15克,调料适量。 制法:将猪心洗净、切片,与柏子仁同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沸后,调入葱、姜、椒、食盐、味精、猪油等,煮至猪心熟。 用法:每日1次。 功效:适用于失眠。    【偏方三:大枣桂圆粥】 原料:大枣10枚,桂圆肉10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 制法:先取粳米煮粥,待沸时加入大枣、桂圆肉,煮至粥熟时,调入冰糖即成。 用法:每日1次。 功效:适用于失眠。 【偏方四:莲子百合煲瘦肉】 原料:莲子、百合各50克,瘦猪肉200克。 制法:莲子去心,与百合、猪肉一起入锅,加适量水煲汤,加食盐、味精调味。 用法:佐膳食用。 功效:适用于失眠。    【偏方五:小麦粥】 原料:小麦30~60克,粳米100克,大枣5枚。 制法:将小麦、大米、大枣洗净,先将小麦加水煮热,捞去小麦,再入大米、大枣同煮,或将小麦捣碎,同枣米煮粥亦可。 用法:经常食用。 功效:适用于心悸失眠。   【偏方六:茯苓饼】 原料:茯苓粉、米粉、白糖各等份。 制法:将茯苓粉、米粉、白糖加适量水,调成糊,以微火在平锅里摊烙成极薄的煎饼。 用法:可经常食用。 功效:健脾补中、宁心安神。适用于气虚体虚所致的心悸、气短、神衰、失眠以及浮肿、大便溏软等症。    【偏方七:当归枸杞羊肉煲】 原料:当归15克,枸杞子12克,羊肉100克。 制法:羊肉洗净成小块,与当归、枸杞加入适量的水同煲,至熟即可。 用法:佐膳。 功效:适用于血虚失眠,特别是女性血虚者。 2020-08-14 | 华佗扁鹊

神效入眠汤

对于入睡难,容易醒,睡眠短的患者,大部分入睡困难的患者都是由于中宫运化失常,脾胃输转失宜所致。我们中医认为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气血不足夜间血液不能正常归于肝就会失眠,肝主魂,血不藏肝则魂不归位,就会多梦易醒。入睡困难还有一个主要因素就是思虑太过,思虑亦伤脾胃。脾胃输转失宜,卫气不能正常入里,亦会入睡困难。临床发现此类患者或多或少都有胃脘痞,无明显饥饿感,不能饱食等情况;伴随的大都有易激动,腹部胀满或者微有泻利的情况。其原因还是中宫失运,心火就会虚浮,肾水不能上滋;心火虚浮就容易烦躁易激动,肾水不能上滋就会腹满而泄。很多患者伴随既怕冷又怕热的情况;其症状虽然复杂,但我们只要抓住中宫运化失常,大多可以收到显著的疗效。 处方:茯苓 20g 麸炒白术 15g 桂枝 15g 干姜 10g 黄连 10g 姜厚朴 15g 制附片 30g(先煎) 炙甘草 20g 大枣 50g 木香 10g 炒酸枣仁 20g。共7剂,每日1剂,每剂分3次服用。附片先熬一个小时。 本方以苓桂术甘汤合干姜甘草汤为主方,加附片在于温脾。此方妙在加黄连厚朴汤,除烦止利。黄连苦寒,泻心除满厚肠止利;厚朴苦温,消胀泻满其功不缓;二者虽都有味苦而泻的功能,药性却不同;黄连独用其气,厚朴专用其味;黄连降火,使气能通其阴自升;厚朴升阴则欲其阳自降。大枣善于补脾,木香长于暖胃,加炒枣仁以引血入肝而安神。 2023-06-16 | 一代一路

胡希恕治疗颈椎痛、腰椎痛、关节痛的方药大法

1、急、慢性关节炎,尤其发热无汗而恶寒甚剧者——葛根加朮汤 主要症状:项背强痛,发热恶寒,无汗恶风,腰酸身重,苔白,脉弦滑。 本方用于急、慢性关节炎,尤其发热无汗而恶寒甚剧、身重的急性关节炎,不问有无项背强几几,多属本方证。他如腰肌劳损、骨质增生、强直性脊柱炎等慢性关节病,若符合上述症候,皆可应用。 葛根加朮汤:葛根四钱,麻黄三钱,桂枝二钱,生姜三钱,白芍二钱,炙甘草二钱,大枣四枚,苍朮五钱。 《金匮要略·痉湿喝病》第18条:“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不止,医云:此可发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盖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风湿俱去也。” 微发汗是治疗痹证的重要原则。葛根汤清凉解肌、发汗(《神农本草经》谓葛根治诸痹、痉与痛,值得深讨);同时加入苍朮利湿,这样湿从小便走,热也随湿解,使风湿俱去。 发汗剂中加入利尿、利湿药,为小发汗、微发汗法,宜注意。 2、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而偏于湿热明显者——麻杏薏甘汤 主要症状:周身关节痛,发热午后明显,身重,或四肢关节肿,口中和或口黏,舌苔白腻,脉沉弦滑。 本方证多见于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而偏于湿热明显者。 麻杏薏甘汤:麻黄三钱,杏仁二钱,薏苡仁六钱,炙甘草二钱。 本方以麻黄辛温发汗,用薏苡仁甘寒利湿,亦是小发汗之法。《神农本草经》谓:薏苡仁味甘微寒,主筋急拘挛,久风湿痹。 痹证湿热明显时,更不可以发大汗退热,而是在发汗的同时利湿。本方即承此意,虽组成简单,但如方药对证则疗效卓著。 3、慢性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肿大变形而伴见气冲呕逆者——桂枝芍药知母汤 主要症状:周身关节疼痛,四肢或膝关节肿、僵硬,或肢、指、趾关节变形,头眩气短,苔白,脉弦。 本方多用于慢性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呈现太阳少阴合病,尤其是见关节肿大变形而伴见气冲呕逆者。若风湿热关节红肿热明显者,可加生石膏。 桂枝芍药知母汤:桂枝四钱,麻黄二钱,白芍三钱,生姜五钱,白朮五钱,知母四钱,防风四钱,炮附子二钱,甘草二钱。 4、胡希恕治疗痹证应用最多的方药——桂枝加苓朮附汤 主要症状:腰、膝、肘关节痛,头项强痛,或心悸,或胃脘痛,汗出恶风,四肢常冷,口中和,舌苔白,脉弦。 痹证之中,常见外有风寒在表、里有水湿停滞之证。里有所阻,表亦不透,故不兼利其水则表必不解。若强发其汗,激动里饮,变证百出。此时惟有于解表方中兼用利湿祛饮药,始收里和表解之效。 本方证不仅是外寒里饮,而且也有陷于表虚寒的少阴证。因此治疗不但用桂枝汤及苓朮解表和利水,同时更用了附子温阳强壮。 当关节痛偏在一侧时,认为是瘀血阻滞,常加入少量大黄以活血通络。在其他方证见到一侧偏痛时也可加用大黄,这是经验之谈。 方药:桂枝加苓朮附汤:桂枝三钱,白芍三钱,炙甘草三钱,生姜三钱,大枣四枚,苍朮三钱,茯苓三钱,炮附子三钱。 5、长期关节疼痛,汗出恶风明显者——桂枝加黄芪汤 主要症状:长期关节疼痛,汗出恶风明显,四肢关节冷,或身热,或肢体麻木不仁,苔薄自,脉缓。 本方与桂枝加苓朮附汤都是桂枝汤的变方,但本方证病在太阳,而后者病在太阳少阴。本方重在固表祛湿,后者重在温阳祛饮。这便是黄芪、附子应用之别,很为重要,宜注意。 桂枝加黄芪汤:桂枝三钱,白芍三钱,生姜三钱,大枣四枚,炙甘草二钱、黄芪三钱。 黄芪味甘微温,《神农本草经》谓:“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补虚。”从所主来看,均属肌肤间病。也可知补虚主要是补表气的不足。故若是由于表虚水湿邪气不去,而形成的痹痛、麻木不仁、疮痍等,均有用本药的机会。 6、腰颈椎骨质增生,骨质疏松,风湿,类风湿,强直性脊椎炎等,以腰背酸痛为主者——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 主要症状:腰髋,项背酸痛,膝软无力,心悸,心下满,自汗盗汗,或下肢浮肿,舌苔白、脉沈弦细。 痹证以腰背酸痛为主者,多见于腰颈椎骨质增生,骨质疏松,风湿,类风湿,强直性脊椎炎等病。病位多在太阳少阳,而呈血虚水盛之证。故治疗当两解太少,养血利水。 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柴胡四钱,桂枝三钱,干姜二钱,黄芩三钱,花粉四钱,生牡蛎五钱,当归三钱,白芍三钱,川芎二钱,白朮三钱,泽泻五钱,茯苓四钱,炙甘草二钱。 本方以柴胡桂枝干姜汤两解太少,当归芍药散养血利水,两方合用,是胡老长期临床总结出的经验。该方对长期慢性痹证,尤其是老年人出现的血虚水盛证,适证应用,疗效突出。 2023-06-15 | 一代一路

一生受用的女子养生法

月经病养生重在养心   妇女以肝为本,肝藏血,心生血。月经不调同心肝的关系最密切。精神因素,心志失衡,思虑恼怒,是造成月经不调的主要因素,故其养生重在养心。此处的养心指广义的心神,也就是重在心理养生。 心理养生主要措施是制怒、避虑和防惊。怒则伤肝,情志不畅,气血逆乱。所以制怒是月经病养心的首务。 女子常常多思善虑,时时多疑心重,多虑善忧,心境不佳,月经不调。一是要多关心、呵护女性,使其愉快。二是自身要保持清静,克服多思多虑,不宜前思后想,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做到每天有个好心情。   气血不足,运行不畅造成心神不宁,易生惊恐,这是月经不调的成因,所以调经必防惊。防惊者一避二调,尽量避免惊恐,受惊后则要迅速调整,及时回归常态。 带下病养生重在节食 带下病指带下增多,常见两类:一类是湿热下注,带下黄黏有味,可伴刺痒。二是脾胃虚弱,带下清稀无味,可伴疲乏。两类成因都跟饮食不节有关。过食辛辣肥甘、膏粱厚味造成湿热下注;暴饮暴食、过食生冷造成脾胃虚弱。因此,带下病的养生重在节食。 节食要遵循宜忌、定量、清素3个原则。   ●宜忌:忌食易产生湿热下注的辛辣肥甘、炙煿熏烤之品。有利于防治带下病的食品有薏米、山药、茯苓、扁豆、莲肉、芡实、银杏、赤小豆。   ●定量:暴饮暴食损伤脾胃,也是造成带下病的主要原因。要强调养成饮食定时定量的良好习惯,尤其晚餐不宜过饱,宵夜也属不良的饮食习惯,要尽量避免。   ●清素:清素饮食并不是纯素饮食,素食常会造成营养失衡而产生包括带下病的各种疾患。适量荤食是饮食平衡的必需。清素饮食是指营养平衡,品种丰富,易消化、易吸收的饮食,如瘦肉、奶类、豆制品、绿叶蔬菜等。 介绍防治带下病的两个食谱。   ①湿热下注证。 赤豆粥:赤小豆100g,薏米100g,洗净,山药去皮切丁熬粥,加蜂蜜或食盐调味食用。 ②脾胃虚弱证。 山药包子:山药粉、茯苓粉各150g,面粉350g,和匀酵母粉发酵,扁豆500g,洗净水焯加适量肉末做馅,包成包子,蒸熟食用。 妊娠后养生重在防劳 妊娠后主要有3个病证,一是呕吐,二是浮肿,三是流产。3个病证都跟劳累有关,所以妊娠后的养生重在防劳。 防劳分为劳心、劳力两个方面。劳心指思想负担,多思善忧,一是怕胎儿先天畸形,二是怕产时痛苦,整天忧愁,精神抑郁。劳心者宜适度户外活动,如散步观景,琴棋书画,陶冶性情,分散注意力,乐观人生,也可看戏听乐,一则放松心情,二则实施胎教,一举两得。 但要避免情节惊险、节奏强烈的刺激,以防更加紧张,加重劳心。劳力者指过度活动。一般妊娠前5个月强调以静为主,可小动,不可不动,采用室内踱步、床上做操、阳台散步等方式,达到小动防劳的目的。妊娠后5个月可以适当增加运动量,户外打太极拳、慢跑等,但切忌过度。 防劳还可辅助多种措施:橘子皮煎水代饮,防治妊娠呕吐;玉米须煎水代饮,防治妊娠水肿;仙鹤草、益母草、生黄芪、枸杞子、生杜仲、白扁豆煎水代饮防治流产。指针足三里,轻度揉压刺激也有防劳辅助作用。 更年期养生重在抑躁 调养法则 ●保持稳定、乐观的情绪。 ●规律、正常的性生活。 ●积极参加体育活动。 ●合理安排饮食。 要适当控制进食量,少食过甜和含脂肪高的食物,以防肥胖。同时,应多食高蛋白的食物,如鱼、瘦肉、豆制品、花生,多吃含钙高的食物,如牛奶、小鱼、虾、蟹和蛋类,以增加人体含钙量,防止出现骨质疏松症;多吃含纤维素高的水果和蔬菜,如香蕉、梨、芹菜、韭菜、白菜,以促进肠蠕动,防止便秘。遵循这些法则就容易安度更年期。  方药调治 妇女更年期容易出现苔薄黄、舌质红、脉弦数、烘热胁胀、头痛眩晕、烦躁易怒等症状。因此,治疗要清肝泻火,清烦抑躁,方以丹栀逍遥散加减。同时运用现代医学研究成果,增加调整大脑皮质中枢的石菖蒲、郁金和调整内分泌功能的蛇床子、菟丝子、女贞子、川断等,以增加疗效。 食疗保健 ●合欢茶:合欢花、白菊花各30g,绿茶1撮,沸水冲,当茶饮。能疏肝解郁,调整心情,可以长期服用。 ●枸杞菊花粥:枸杞子20g,白菊花20g,粳米50g,白糖少许,共煮成粥,能补肾清肝,可以经常食用。 ●地黄枣仁粥:酸枣仁30g,生地黄30g,大米100g,共煮成粥。适用于五心烦热,面热汗出,耳鸣腰酸,烦闷易怒,口苦尿黄,多梦便干等症。 2023-05-16 | 涅槃从生

夏天护好这里,就是护好身体阴阳交通要塞!

夏日炎炎,很多人又可以名正言顺地吹空调、喝冷饮、吃凉食了!然而正是这些错误的生活习惯在时时刻刻地耗损着你的身体。  春夏养阳  或许会有朋友说了,有那么多寒气吗?当然有啊,因为寒气属阴,是阴气,与阴气相对的便是阳气。 父母给我们的先天之阳气称元阳,成长过程中,到达十五岁,是阴阳平衡最佳状态,也是元阳发挥的极限。十五岁以后,我们身上的阳气日益减少,六十多岁时,阳气衰退,九十岁时元阳基本消耗至尽,一百二十岁,元阳灭尽。 其实一百二十岁可以算是我们的天年,就是我们人类的正常寿命。为什么很少有人活到这个年纪呢?便是因为我们没有重视我们的元阳,保护珍惜我们身上的阳气。 大家需要知道的一个养生基本常识,就是关于四时、季节养生,即《黄帝内经》里讲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意思是说,春夏是大自然阳气隆盛的季节,这个时候,我们要借助天时,来驱散一年存留在体内的阴寒之气,养我们自身的阳气。秋冬是大自然阴气隆盛的季节,这个时节,我们要适当借助天时滋补身上的阴气。  现代人的夏天 但是我们夏天一般是怎么做的呢? 吹空调——将空调温度打得非常低,一到室外,又是热浪滚滚,这样冰火两重天,使我们的身体不断进行调试,稍一不注意,便会调控失败而生病。或者痛饮冰冻饮料,这时最易寒气直中脏腑,而生病 什么叫贼风呢?就是从我们的汗毛孔隙进入的,不易察觉而可能致病的风。晚上睡觉也贪凉彻夜吹空调或者对着吹电扇,将家里窗户大开,过堂风吹来吹去。很容易招受这些「虚邪贼风」的入侵而生病。 这是因为人们在睡眠中人体各器官活动减弱,免疫机能减弱,外来的风就容易趁虚而入,损害我们的健康。  护好颈部  有时候会有病人来医馆,诉苦:常年背心冰凉,脖子僵硬,膀子疼,难受啊!医生号完脉,一般便会叮嘱他,要穿带衣领的衣服啊。 病人往往会反问,这都到夏天了啊,不热吗? 所以说疾病是起于无知,起于生活细微处。我们人体有手足阴阳经脉十二条,也称十二正经,还有任督二脉,这些经脉循布周身,滋养着人体,并都行经于颈部,在这里交汇。 人身上头属于阳,躯干四肢属于阴,那么脖子就是沟通我们阴阳的交通要塞。既然是交通要塞,就是正气邪气必争必经之地,脖子受到伤害,十四条经都不通,自然百病丛生,危害健康。 只有颈部经气保持疏通,这样我们的阳气才可以从后面的督脉膀胱经升起来,从前面的中脉降下去,保持这样一个气机流畅的循环状态,才能得到健康无病。 现在很多女性,为了漂亮,喜欢穿没有衣领的衣服,也包括男性,为了漂亮,或者贪图凉快,露出脖子,却不知道,这无疑将我们的军事要塞暴露给敌人,这些敌人便是风寒暑湿燥火,而风为百病之长,走窜无形,害人无影。 寒为诸病之因,寒凝血滞,气脉不行,疾病的因便由此种下来,颈椎病、心脏病、咽喉病、胃病、肩周炎…… 当你身体正气稍微减弱时,便会趁机发作,一个个疾病便接踵而来。当人生病时,也许会发出天问:为什么是我?但万事有有因有果,万病也不离因果。生病起于无知,健康源于正知正觉! 而观念一转,病气即散。所以夏天呢,就要穿个带领,立领子的衣服,脖子不要对着空调,风扇直吹,晚上睡觉注意不要当风,脖子肩膀都要盖上薄毯。 有时走在大街上,看着熙来攘往的人群,会猜测,其中有几人,真正是属于健康生活,身体处于正常状态呢? 求医的人越来越多,一个中医师只有两双手,能帮助到的人和天下所有病苦的人相比来说,犹如水滴与汪洋。 也许,我们只能好好修持自己,成为一个有正能量,可以发光发热的人,自然可以温暖到周围的人。 2023-06-13 | 井冽寒泉

类风湿百治效方

【主方】黄芪200g,秦艽20g,防己15g,红花15g,桃仁15g,青风藤20g,海风藤20g,地龙15g,桂枝15g,牛膝15g,白芷15g,白鲜皮15g,甘草15g。 【加减】以内热为主,可加漏芦30g,漏芦清热而不伤阴;以内寒为主者,可加制附子10g,增强散寒止痛之力;顽痹正虚、关节变形者,可加当归20g,制附子10g,伸筋草15g,加强温补穿透之力。 【主治】类风湿关节炎。 2023-06-10 | 一代一路

吴佩衡:麻黄附子细辛汤的妙用

伤寒论: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 提要:少阴太阳两经同病之证治。 解释:凡肾阳素虚之人,外寒易入少阴。邪入少阴,本不应发热,此病始得之而反发热者,是寒入少阴之经而兼太阳之表,亦即太阳少阴两感于寒之证。因少阴水脏,肾阳内虚,故其脉自沉而不浮。此证虽有少阴里虚之脉象,但尚未至下利清谷、四肢厥逆之候,且外寒闭束,两经合病,故反发热而脉沉,并应兼见恶寒、头体痛、倦卧无神、但欲寐等情。法当以麻辛附子汤温经解表,辅正除邪,使得微汗而两经并解,此特效之良剂也。 麻黄细辛附子汤方 麻黄二两(去节),细辛二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方解:本方以味辛苦、性温之麻黄,开腠理发汗,而解太阳之表寒,得味辛苦、性大温之附子强心温肾,补命门之真火,以驱少阴之里寒,再得辛温之细辛,直入少阴,协附子纳阳归肾,以温散其经络骨膜之寒,使太阳少阴两经之寒邪,一鼓而退,从汗而解,汗后毫不伤正,且精神振奋,效力宏伟,诚妙剂也。 尤在泾曰:“此寒中少阴之经,而复外连于太阳之证,以少阴与太阳之表里,其气相通故也。少阴始得,本无热,而外连与太阳则反发热,阳病脉当浮,而仍系少阴则脉不浮而沉,故以附子细辛专温少阴之经,麻黄兼发太阳之表,乃少阴经温经散寒,表里兼治之法也。”此注阐述经旨比较透彻,特选录于此。 按语:在本论中,用本方者仅此一证,因方中三味药品其性较猛,业斯道者,若畏其猛而不敢用,舍此而另用他方,必治愈者少,治重者多,甚至变证莫测,而有生命之虞。盖附子无麻、辛,则不能开腠理而解表邪,易致发热不退;反之,用麻、辛而无附子,则不能固肾阳,易致大汗虚脱。因此,本方组合,相互调协,对少阴经有表证者,服之其性纯而不烈,发汗而不伤正,稳妥之至,可谓尽美又尽善也。根据编者临床实践,如能掌握辨证论治规律,灵活运用,其适应范围,实不只此一证而已。兹略举数端于下,以供临床采用。 1. 治偏头风痛或头疼如斧劈,久治不愈,精神缺乏者,属寒伏少阴,清阳不升,头部经络不通,以此方加天麻、羌活治之。若浊阴不降,上逆于胃,心翻呕吐,再加干姜、吴萸、半夏,可服数剂,其效卓著。 2. 治鼻流清涕,喷嚏不止,或兼恶寒、头痛者,亦系寒入少阴,以此方加生姜治之,一剂立效。 3. 治涕稠、鼻阻已数月或数年之久,不闻香臭者,属风寒内伏,阻遏肺肾之气机不通,以此方加葱白、干姜、辛夷,连服数剂即愈。 4. 治目疾。凡目痛初起,多因外感风寒,凝滞目内血络不通,以致赤丝缕缕而肿痛、流泪多眵、涕清鼻阻,或则恶寒、头痛、体酸,甚则生翳,舌苔多白滑,不渴饮,即应以此方加生姜、桂枝、羌活,服一、二剂,得微汗,立奏奇效。此证绝非风火肝热所致,若照眼科专书通套之方,以平肝泻火,或滋阴补水,则病益增剧,易成瞽目,因此谚云“眼不医不瞎”,实为经验之言。予非专习眼科,但以六经辨证,每治必效,且常问瞽者,始患目疾时,所服何药,所点何药,即可证明多为寒凉药物所误。至于肝热风火眼痛者,应见目眵稠黏、红肿痛甚、鼻阻涕稠、口苦咽干、舌红而燥、多喜饮清凉,并无恶寒、涕清、体酸、舌白滑、不渴等情,则此方绝不可用,又当泻肝火而清风热或滋阴补水以治之。 5. 治咽喉疼痛(即扁桃腺炎或喉头炎)。凡咽喉疼痛初起,多见红肿,或恶寒头疼,舌苔白润,不渴饮,或痰涎清稀,属风寒闭束,少阴经络不通。以此方加桔梗、甘草、生姜,甚则加肉桂,服一、二剂,无不效如桴鼓。若误用苦寒清喉火之品,必致肿痛益甚而成喉蛾,壅阻不通,气机窒息,每有生命之虞。 6. 治骤患声哑失音。此证每因感冒寒入少阴,夹湿痰凝滞,壅闭声带,发音不宣,以致突然声哑,其证必痰多、恶寒、体困、舌苔白滑、不渴饮、脉沉细或沉紧。以此方加生姜、桂枝、半夏,服一、二剂,得微汗,各证即可消失,声音恢复正常。 7. 治牙痛。凡牙痛龈肿,并见恶寒、困倦无神,或则涕清、舌苔白滑、不渴饮者,亦系寒入少阴。盖牙属肾,肾属虚,寒邪凝滞牙龈,血络不通而肿痛作,甚则腮颊亦肿痛。此非实热邪火所致,即应以此方加生姜、肉桂、甘草,服一、二剂,得微汗,即愈,其效无比。 8. 治初犯腰痛。由于寒入少阴,阻滞腰背经络不通,以致腰痛如折,畏寒体困,甚至难以转侧,舌苔白滑,不渴饮,脉沉细或沉紧。以此方加桂枝、生姜、茯苓、甘草,服一、二剂,得微汗即霍然而愈(此证可能为急性肾炎)。若误用寒凉或滋阴、补水之剂,则易成腰背常痛之慢性肾炎。 9. 治风湿关节痛。凡身体较虚之人,易得潮湿,复受寒风袭入,以致风寒湿三邪阻遏经络,关节不通而酸痛者,初起即以此方加桂枝、苍术、苡仁、羌独活、伸筋草、石风丹、五加皮、甘草等,灵活加减治之,连进数剂,无不奏效。若方中夹杂滋补清凉之剂,不但无效,且易酿成慢性关节炎,顽固费治。 10. 治妇人乳痈初起(即乳腺炎)。每因产后乳妇气血较虚,抵抗力弱,易患此证,痛苦异常。本证良由哺乳时乳房外露易受风寒而成,在初起时,乳房内肿硬作痛,畏寒,体酸困,或则发热,头体痛,舌苔白滑,不渴饮,亦有涕清鼻阻者。如感风寒较轻,乳肿痛不甚者,倘医药不便时,可用热敷随时温之亦效;若风寒较重,头疼体酸,或恶寒发热,肿痛较甚者,即以此方加桂枝、通草、生姜、甘草、香附,服一剂汗出表解,肿消痛止,最多服两剂即愈。如表解乳痛止而肿硬未全消,再以白通汤加细辛、通草,服一、二剂,无不奏效。倘外敷清火消肿之药,内服苦寒泻火之剂,必至红肿溃脓,痛苦万状,抑且影响哺乳及母子健康。若已红肿有脓,服药不能消散,即请西医开刀排脓为妙。 11. 无论男妇老幼,感冒风寒(包括流感在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头昏或昏痛,体酸困,脉沉细,舌苔薄白而润,不渴饮,或喜热饮不多,神倦欲寐,甚则头体皆痛,脉沉而紧,此为太阳少阴两感证,用此方酌予加减分两,以温经解表,辅正除邪。其体痛者,加桂枝;舌白或呕,加生姜、甘草;咳嗽加陈皮、半夏,服一剂得微汗即瘳。据《内经·素问·热论》篇云:“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但仲景用本方治太阳少阴两感于寒之证,不但必可免于死,而且疗效确捷,可收药到病除、覆杯而愈之效。编者屡治屡验,特介绍以作参考。再者,对本证而用本方或他方,若杂以清凉之药,则引邪深入,或误加温补之剂,犹闭门逐寇,必致变证百出,且有生命之虞,正如《热论》所谓“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也”。 12. 治产后伤寒(即产褥热)。因产后气血较亏,腠理疏泄,一旦受寒,则易入少阴,证见或已发热,或未发热,恶寒无汗,头昏痛,体酸困,脉沉细,精神缺乏,甚则头体均痛,脉沉而紧,舌苔白滑,不渴饮,即渴而喜热饮不多。此亦系太阳少阴两感证,即应以此方服一剂,汗出霍然而愈,如用药稍杂,则易变证危笃,费治。除以上十二证外,麻辛附子汤之圆通应用治效尚多,容俟另著详述之。 再按:本方之分两,以编者之经验,麻黄由五分至五钱,细辛由五分至三钱,附子由五钱至三两,视其人之老幼、身体之强弱、病邪之轻重,于临床时灵活掌握,变通加减,使之能多发汗,少发汗,微似汗出,或不令汗出,或反收虚汗,有此五种之作用,均能奏效而不伤正也。 2023-06-09 | 一代一路

五藏藏五神

五藏这五个宝库,还藏有五神。五神是五个神仙吗?当然不是。神是特殊的真气。 先说说五方之真气。 《黄帝内经》讲,五藏之中有五种真气,一是南方之气,红色;二是北方之气,黑色;三是东方之气,青色;四是西方之气,白色;五是中央土气,黄色,以时入脾胃。 在我们平常的观念中,五种气就是空气罢了,不过从哪边来的,就叫哪边的名字。其实不是这样。真气和空气不是一回事。 这五种真气,它们全是空空无色这样一类物质。但有自己的真色,用肉眼是观察不到的。 这五种气,是严格按节气和时间循环运动的。比如,大年初一,东方春气来临,青绿色,经过胃经的太乙穴进入人的肝藏。而肝藏也会和东方春气进行气交,人的肝也会传一些自己的气给东方青气。气交,礼尚往来也,这是大自然的规律,不是人类瞎编的东西。 其实,人类是对天地自然、宇宙万物有责任的。人类不能在地球上乱搞,更不能在宇宙中乱搞,人类对宇宙自然有责任、有义务。我们的家,并不仅仅局限在地球。 五方之气至少有六十花甲、一年四季、一天十二时辰三个大的规律。比如2006年底、2007年、2008年,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水旺。这里的所谓旺相,就是内眼看不见的真气正在兴旺、激烈地运动。虽然属于空无一类的物质,但是这些东西是客观的实有的,是人类控制不了的。 而五藏之中运动的最重要的东西之一,在中医看来,就是这五气。脾藏中贮藏的,是黄色的土气。土气是亮金黄色的、灿烂的、嫩嫩的亮黄。这五气不仅仅是无形弥布和散漫的,更是通过有组织、类似管道一样的介质直接传给人类的,好比拉进每家每户的天然气。 你能想象一个人,在春天身上拉着一根东方绿气的管子吗?这和加油加气的汽车、飞机差不多。相不相信老祖宗的话由你,但宇宙五方之气这五个加气管子,一年四季轮番给你身体加气是加定了,加不加不由你。 2023-06-07 | 一代一路

治鼻炎的中成药

辛芩颗粒,针对过敏性鼻炎,效果很好。 过敏性鼻炎,是鼻炎中最常见的类型,容易反复发作。 尤其是在季节交替的时节,气候特点都是早晚凉、午后热,气温忽高忽低,而且空气湿度相对低,气候干燥。 中医认为肺为娇脏,性喜温润,温度的变化和气候相对干燥,容易诱发肺内停聚寒饮。 寒饮的排出,就要借着打喷嚏或是流鼻涕。 这是肺的一种排邪反应,为要把邪气往外赶。 《灵枢》中说:“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提示该病的病机是因为肺气虚弱。 肺主皮毛,我们的皮肤和毛孔都是肺脏来控制的。 一旦肺气虚弱,就会使毛孔闭合不利,就像是起风了,想要关窗户却一直关不上。 这时候外邪就会趁机而入。如果此时我们的正气也不够足,就没有足够的力量把邪气排出去。 辛芩颗粒这个中成药,能在补益肺气的同时又驱邪,标本同治。 这个药的配伍很不错,简单明了,不故弄玄虚。 既然是受了寒,细辛可以帮助我们把藏在肺里面的寒邪给驱赶出去,温化肺脏,通鼻窍。 桂枝温通阳气、温经散寒,给我们受寒的肺脏来一点温暖。 黄芩是一味苦寒的药材,清热燥湿、清火解毒,防止侵入进肺脏的寒邪化热。 白芷气味芳香,芳香的药物尤其功善治疗头面部的疼痛,很多人鼻炎都会有头痛的毛病。 向上走的苍耳子能通鼻窍,还能把体内已经打通的阳气给引到鼻子。 石菖蒲芳香的味道可以加强白芷的开鼻窍之功。 防风、白术、黄芪三味能够增强肺气,补足正气。 荆芥解表散寒,能将体内的风邪往外逼。 诸药合用,益气固表,祛风通窍,特别适合受了点风寒,同时肺气还有点虚的人。 表现出来为鼻痒、喷嚏、流清水鼻涕、易感冒。 如果是流黄浊涕呢,有一个中成药叫辛夷鼻炎丸,大家可以了解一下。 2023-06-07 | 一代一路

膀胱相关病症经方治疗

膀胱结有四种状况: 一:水结膀胱,少腹痛, 明显的状况是小便不利,这时候用五苓散。 二:血结膀胱,少腹痛,小便不利,用桃核承气汤。 三:热结膀胱,少腹痛,小便红涩,小便出来有刺刺的感觉,用猪苓汤。 四:冷结膀胱,也是少腹痛,小便色白,用真武汤。 2023-06-07 | 一代一路

葱姜水的功效与作用,你知道哪些?

在日常生活中里葱和姜是做饭必不可少的调料,那么你们有用过葱姜泡水吗?下面为您精心推荐了喝葱姜水的功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喝葱姜水的功效: 葱须即葱的须根,它具有疏风散寒,解毒的功效。 姜具有解毒杀菌、发汗解表、温肺止咳的功效。 两者配合,有调理风寒感冒的作用。 葱姜水的做法: 1.将葱洗净,把葱白切成段 2.把姜洗净切成稍厚一些的姜片 3.把葱和姜放到锅里,加水约1.5升,用大火煮开,水开后换成小火再煮10分钟即可。 葱姜水的注意事项: 将材料放锅里加水煮,时间可长可短,量可多可少,自行掌握。 葱姜水的功效: 只要不是发热、内火引起的感冒,都可以服用葱姜水,且效果极好。有些病,并非一定要用药才能治好。 做好葱姜水了。一定要趁热喝下去,尽可能的多喝一些。放凉了就比较没效果了。 喝完后,身体会发热,赶快睡觉吧~有时候喝完会拉肚子,不要怕,那是你的身体再排出体内的毒素和热气,是感冒要好的前兆。 葱白生姜水的功效: 葱白,中药名。为百合科植物葱近根部的鳞茎。我国各地均有种植,随时可采。采挖后,切去须根及叶,剥去外膜,鲜用。味辛,性温。具有发汗解表,通达阳气的功效。主要用于外感风寒,阴寒内盛,格阳于外,脉微,厥逆,腹泻,外敷治疗疮痈疔毒。 相关配伍: 1.与附子、干姜等同用,可用于阴盛格阳,厥逆脉微,面赤,下利,腹痛等症。 2.与麻黄、桂枝、羌活等同用,可用于风寒感冒较甚者。 生姜是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新鲜根茎,高40~100cm。品种有:青州竹根姜 山农一号生姜 青州小黄姜。别名有姜根、百辣云、勾装指、因地辛、炎凉小子、鲜生姜、蜜炙姜。姜的根茎(干姜)、栓皮(姜皮)、叶(姜叶)均可入药。生姜在中医药学里具有发散、止呕、止咳等功效。 生姜含有辛辣和芳香成分。辛辣成分为一种芳香性挥发油脂中的"姜油酮"。其中主要为姜油萜、水茴香、樟脑萜、姜酚、桉叶油精、淀粉、粘液等。 葱须即葱的须根,它具有疏风散寒,解毒的功效。姜具有解毒杀菌、发汗解表、温肺止咳的功效。两者配合,有调理风寒感冒的作用。 学习更多中医实用偏方,传统六爻预测身体健康状态,就来天机六爻排盘App! 2023-06-06 | 云里雾里

天机话芒种|芒种后三不吃两不做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意思是小麦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是播种最忙的季节,故称为“芒种”。 芒种的习俗安苗这是皖南的农事习俗活动之一,始于明初。每到芒种时节,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各地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家家户户会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蒸熟后用蔬菜汁染色,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 煮梅民间在芒种这一天有“煮梅”的习俗。此时正值梅子成熟的季节,梅子含有多种天然优质有机酸和丰富的矿物质,食用后对人体有益。但是,新鲜梅子大多味道酸涩,难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后方可食用,这种加工过程便是煮梅。 送花神芒种还是“送花神”的日子。在古人眼中,花朝月夕,万物皆有灵,唐代和宋代以农历二月十二为“花朝节”。到了芒种时期,花期渐过,古人视之为花神退位,于是会为花神举行饯行仪式,期盼花神明年春天再来。南朝学者崔灵恩在《三礼义宗》中曾记载:“五月芒种为节者,言时可以种有芒之谷,故以芒种为名。芒种节举行祭饯花神之会”。而在《红楼梦》中,也有大观园的女孩子们送花神的桥段。 人们吃各种各样的食物是因为她们能够给我们供给能量,能够让我们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也是因为食物的美味,而不是所有的食物都是可以随便吃的,有些食物吃了对人体有害无益,因此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楚哪些植物是可以吃的,哪些是不可以吃的。芒种后三不吃两不做是为什么 三不吃 在芒种节气中,需要注意一些三种类型的食物不宜食用 第一:不吃剩饭剩菜 芒种时节天气比较炎热,空气中的有害细菌在2小时内开始在剩饭剩菜上繁殖,吃了极易对人体产生危害。虽然有冰箱可以延长食物的保存期,但隔夜饭菜放冰箱时间长了亚硝酸盐的含量仍然会增加。所以食物尽量准备的少一些,减少出现剩饭剩菜发生。 第二:雪糕、冷饮不能马上吃 很多人在非常热的情况下,就会灌上一大杯冰水,这对于身体来说,就像一杯温热的水突然倒入一桶冰水,这种冷与热的极致碰撞,身体是舒畅了。可这样做对身体非常不好,所以在天热时尽量少吃冰的食物。 第三:饭前空腹时不吃寒性水果 夏季里很多水果是寒性的,如香蕉、香瓜、梨、西瓜等。空腹吃这些水果会对胃造成刺激,容易导致肠胃消化不良。 两不做芒种节气的而不做是很简单的,很多人在日常的生活中都会忽略, 一不做:身上出大汗时不能马上洗澡或吹空调 芒种之后,气温升高,正是身体排汗最多的时候,很多人为了贪图凉快,直接冲洗冷水澡或把空调温度调低来降低身体的热度。突然用冷水冲洗身体,会使血管瞬间缩小、体温下降,极易使身体受凉,导致感冒。 二不做:不要熬夜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觉得自己精力旺盛,还年轻,熬夜没关系。殊不知熬夜会使皮肤变差,还会使人上火,导致起痘痘等,所以,千万不要熬夜。 芒种季节的养生食疗 一、养生粥推荐 1、丝瓜粥 芒种时节,宜进食养阴生津食物,如西瓜、冬瓜、丝瓜等瓜类食物都是很好的选择。 食谱:鲜丝瓜1条,粳米100克,白糖少许;将鲜丝瓜去皮和瓤;粳米淘洗干净备用将粳米放入锅内,鲜丝瓜切成长2厘米、厚1厘米块放入锅内;加入清水适量置武火上浇沸,再用文火煮熟成粥,加入白糖即成,鲜丝瓜嫩者可不去瓤,直接切块做粥有,清热解毒、凉血通络、润肌肤功效。 2、薏苡杏仁粥 夏季宜以健脾、益气、养阴为主食物或药食两用之品,如薏苡仁、沙参、百合、苋菜、枸杞叶等。这边推荐薏苡杏仁粥。 食谱:薏苡仁30克、杏仁10克、粳米100克、冰糖少许,将薏苡仁、粳米淘洗干净杏仁去皮洗净,先将薏苡仁、粳米放入锅中加适量水武火煮沸,再以文火熬煮至半熟,放入杏仁继续用文火熬煮到米熟粥成,加入冰糖即成有健脾祛湿补肝功效。 3、百合粥 芒种时节,在高温天气下,人人往往没有食欲,这时候就是和吃一些开胃食物,百合粥就非常合适。 食谱:30克百合,100克米,适量的冰糖。百合先用清水洗干净之后泡软,把米洗干净之后与百合加入水一起煮粥,最好每天早上和晚上都食用。百合具有润肺止咳以及清心安神的作用,百合不仅仅是一种食物,同时也是一种药物,可以治疗咳嗽的情况。另外,长期吃百合粥的话,能够收到良好的食疗效果,帮助我们清热宁心。 二、蔬菜推荐 1、黄瓜 夏季对人体最重要的影响是暑湿,暑湿侵入人体后会导致毛孔张开,过多出汗,造成气虚,还会引起脾胃功能失调、消化不良。适当摄入凉性蔬菜有利于生津止渴、除烦解暑、清热泻火、排毒通便。 黄瓜就是凉性蔬菜中的代表,它含水量高,又兼具高钾低钠的特点,适合夏天人们大量出汗后补充水分及流失的无机盐。 2、苦瓜 苦瓜具有清热消暑、养血益气、补肾健脾、滋肝明目的功效,对治疗痢疾、疮肿、中暑发热、痱子过多、结膜炎等病有一定的功效。 还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肿瘤、预防骨质疏松、调节内分泌、抗氧化、抗菌以及提高人体免疫力等药用和保健功能。 3、空心菜 空心菜含有丰富的营养成份主要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矿物质、维生素和丰富的植物纤维。夏季经常吃有消暑解热、排毒养颜等功效。 三、芒种饮食要注意事项 1、少吃肉 芒种饮食注意事项首先应少吃肉食,老年人膳食中肉类脂肪过多,会引起营养平衡失调和新陈代谢紊乱,易患高胆固醇血症和高脂血症,不利于心脑血管病的防治。 2、少吃甜食 甜食一般火气大,含糖分高,产生的热量高,若过多食用,就会化热生火,使体内糖分过多,影响脾胃的消化吸收,宜引起消化不良,产生食欲减退,胃脘胀满,口腻无味,嗳气吞酸等现象。 3、少喝冷饮 夏日炎炎,最受宠的应该就是冷饮。然而却又是导致肠胃疾病的“大杀器”。芒种节气受到暑热湿邪的侵袭,影响了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如吃生冷食物、饮冷饮,就会损害到脾胃。 4、忌空腹饮茶 过多的饮茶,尤其是空腹饮茶极易导致茶水消耗人体的阳气,如果再是喜欢食咸之人,咸味引茶入肾,消烁下焦肾阳,宜使人容易患上手足疼痛,及下元虚冷的腹泻等病症。 5、多补充水分 气温升高后,人体的新陈代谢能力开始加快,汗液排泄量加大,会加大体内津气耗损。此时,除了多喝水外,还要多吃可祛暑益气、生津止渴的食物,如西红柿、黄瓜、桃子等果蔬。 2023-06-06 | 天兵虾将

夏天最适合用的一味中药,补虚止汗,泡水喝就行

五味子就有这个作用,可以避免或减少人体津液、精、气等过多的排出体外。 并且在天气特别热的环境下,人的气血会往上浮、耗散。 吃点酸收敛一下火气,养阴生津,敛元气,也不怕会伤正。 有一个叫生脉散的小方,里面就用到了五味子。 夏天做了一些耗费体力、伤神的事情以后,很适合喝生脉饮来补充亏损的气血。 生脉饮(一人份):人参3克,麦冬6克,五味子3克。 其中的人参能直接补元气,夏天的阳气总想向外,而五味子就能收敛精气,这样补的气血就不会乱跑。 还有一味麦冬,利水生津,清心经的烦热,使阴血充盈。 可以把这个当作在夏天喝的小补茶,适合的是气加阴两虚的人,就是那种既气不足又阴不足的。 其实,我们东方人的体质,大多都偏气不足,暑夏又加重了阴的损耗。 所以,生脉饮在夏天适用度还挺广的。 五味子单味药泡水也可以,一般情况下每次放5至10粒即可。 搭配枸杞泡水,对缓解失眠也有好处 2023-06-04 | 一代一路

一个补肾固精的中成药,把你丢失的精气神找回来

现在很多人能感觉到自己肾气不足,肾精不固。 肾气足的人很少,所以很多人觉得,我要补补肾。 这个中成药叫 五子衍宗丸, 古人这个命名十分有意思。 “五子”,就是五种种子类中药。 中医取类比象,认为种子味厚质润,可以繁衍后代,蕴含有生生不息之气,所以能够滋补肾精、益肾助阳。 来说说这五个种子,枸杞子补肾益气,为平补肾精肝血之品; 菟丝子温肾壮阳力强,为平补阴阳之品; 覆盆子既能收涩固精缩尿,又能补益肝肾; 五味子五味皆备,而酸味最浓,能补肾涩精止遗。 车前子属性微寒,对其他药的温性起到制约作用,同时对尿后余沥不尽,也能起到清热利尿之效。 全方配合,以补肾为主,既补肾阴,又补肾阳,填精益髓,是补肾固精的要方。 而且,该方药性温和,可以久用。 一直在强调补“肾精”,肾精到底是什么? 这么说吧,肾精是我们身体的根本,是最原始的动力物质。 现代人消耗肾精机会特别多,熬夜也消耗肾精,思虑过度也消耗肾精。 人的欲望无穷,有的时候你什么事没做,但欲念开始动的时候,实际上肾精已经消耗了。 现在很多人上班,明明干的不是体力活,却也觉得累得不得了,思想内耗特别严重。 我常说,从你的工作状态可以看得出你的肾如何。 聚精会神,本身就是从根子上调动了你的肾精、脑髓。 记得一个企业家说过,“任何事业拼到最后,其实是在拼体力。” 肾精充足的人,精力特别旺盛,体力充沛,头脑清晰,做事情效率高而有条理,行动力就强。 如果你工作很不在状态,专注没一会就要去干点别的走走神才能继续,那就说明你正在经受日常性的心神散乱、和肾精流失。 保护好肾精,比什么都重要。 补肾这件事,也早就不再是男性的专利了。 临床上,五子衍宗丸通过辨证能治疗阳痿、早泄、遗精、肾虚腰痛、尿后余沥等。 对女性尿失禁、女性不孕症、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糖尿病肾病、肾病综合征等也有较好疗效。 对于因劳累出现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精神萎靡等症状的患者,也可应用。 身体有了好的基础,精力往回收敛了,做什么都有专注力。 2023-06-04 | 一代一路

子午流注养身时间

人的脏腑在十二个时辰中的兴衰更替,环环相扣,互补互济、十分有序。利用脏腑经络时间流注可以知道身体哪里出了问题,也可以通过流注表的时间段来加强调理,指导我们的养生。 下图是子午流注的养生的时间断。 中原大地幅员辽阔,不同城市的会有时差,可以使用我们天机八字APP的真太阳时功能查看当地的真太阳时更有助于养生。 选择当下作为生辰时间,地区选择所在地,勾选真太阳时。点击开始排盘。 之后就可以看到当下的地区的真太阳时了。 子时:胆经当令("当令”就是当班的意思。)(23:00-1:00) 古人把子时之初的23点界定为新一天的开始,对应冬至,阴气至极而阳始生。此刻亟需深睡,以养护初生的阳气。子时胆经当令,在子时前入眠,有利于胆汁代谢顺畅,推陈出新。 胆储藏胆汁,主决断。中医称胆为清净之府,胆有多清,脑有多清。胆汁需要新陈代谢,人在子时入眠,胆方能完成代谢。此时睡好,才能胆清脑聪。晨醒后头脑清新、气色红润。反之,日久,子时不入睡者胆气一虚,各脏腑功能便纷纷下降。将会出现面色青白,易生肝炎、胆囊炎、胆结石等病症。 宜沉潜胆气 黄帝内经讲:“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五行属木,为阳木。木有生发的一个功能,子时阳气开始生发了,此时重要的就是要睡觉,在11点前入睡,好好的休息才能阳气给生发起来,所以这个时候的养生要点就是要睡觉,睡得越深对咱们的身体健康就越有利!” 生活当中有一个特别奇怪的现象,我们晚上吃完饭以后,8、9点钟就昏昏欲睡,但一到11点又清醒了,所以现在很多人习惯11点以后开始工作。因为,熬夜者感觉此时精神,实系阳气生发所致,长期如此透支会阴阳双损。 还有的人到了夜里11点总想吃点东西,在屋子里找点零食,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这时恰恰开始是阳气生发了,所以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最好在11点前睡觉,这样才能慢慢地把这点生机给养起来。 人的睡眠与人的寿命有很大关系,所以睡觉就是在养阳气、养身体。 丑时:肝经当令(1:00-3:00) 人的思维和行动要靠肝血的支持,经过一天的饮食和劳作,血液里面会有一些垃圾在体内,肝脏需要把血液里面的毒素代谢掉并储藏起来,这个过程通常是在肝经最旺的丑时完成。如果丑时不入睡,肝脏就没有办法好好工作,血液里的毒素也不会清理干净。 宜熟睡保肝 《素问·五脏生成篇》云:“人卧(深度睡眠),血归于肝。”王冰注曰:“肝藏血,心行之,人动(未入睡)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何者?肝主血海故也。”可见丑时宜进入熟睡状态,让肝主藏血、酝酿新血等功能充分发挥。如未入睡,肝此时段还在耗能支撑人体活动,就难以完成新陈代谢的任务。阴虚火旺者此时沉睡,则有补阴降火之效。滋阴潜阳,无扰乎阳,才能为阳气蓄养势能。 丑时未入睡者,肝回不了血,血液中的毒素排不掉,新鲜的血生不成,胆又无法换胆汁,所以长期以往容易得胆结石、囊肿、大三阳、小三阳等各种病症。同时还会面色青灰,情志倦怠而躁,易生肝病,脸色晦暗长斑。由于肝经循经面部,丑时不睡,你的脸就会变丑,想美容回来基本没可能。 此时虽然阳气已生发,但一定要有所收敛、有所控制,所谓升中要有降。所以这个时辰的养生要点也是要熟睡!便于“肝藏血。” 寅时:肺经当令(3:00-5:00) 《素问》讲“肺朝百脉”,是指肺以气将肝在丑时推陈出新好的血液输送全身百脉,以迎接新一天的到来。就跟园丁洒水似的,把身体的角角落落都用肝血滋润一遍。这使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肺经运行的时候,是人体处在深度睡眠的时候。因为肺主宣发肃降,此时人全身的气机升降,所以一般熬夜,3 点之前都很精神,可是一过3点就扛不住了,好想睡觉。 宜宣清降浊 寅时,大地阴阳从此刻转化,由阴转阳。人体此时也进入阳盛阴衰之时。 肺朝百脉, 即3时是人从静变为动的开始,这需要深度的睡眠。正因为寅时是人体气血由静转动的过程,所以,3点到5点应该是人睡得最死的时候,它得通过深度睡眠来完成。此际人体需要吸入充足的氧气,宜吐故纳新,做深呼吸。 素有呼吸系统疾病者这时易咳嗽,因肺气在此时不能很好地宣发肃降,就算是睡着后也会因为咳嗽或者呼吸困难而醒来,有些人可能在睡着后,咳得更厉害。婴幼儿,也因为有肺热,此时会醒。这时,如果咳醒,可根据体质适量喝温开水能够缓解以祛肺燥。 哮喘病人在寅时服药比白天常规服药效果好。 如果家里有肺衰竭病人,一定要特别注意观察他此时的反应和症状。很多肺癌病人,心脏病人都在寅时去世。 寅时,切忌悲怒,以免损肺伤肝。 肺主宣发肃降 《黄帝内经》:“肺主宣发肃降” 肺主气,包括主一身之气,也包括主呼吸之气,所以“肺主气,司呼吸”。 具体肺主气司呼吸的功能是通过宣发(向上,向外)、肃降(向内,向下)的功能来实现的,宣发肃降的对象是气,把人体的气向身体内外各个部位敷布,同时也包括水液,所以津液也在气的推动下敷布全身。 另外肺能朝百脉,是因为气帅血行,气能够推动血液运行,心主血脉也是在肺气辅助下完成的。实际上肺朝百脉还是在肺的宣发肃降功能的具体体现。 宣发是指由于肺气的推动,使气血津液得以散布全身,内至脏腑经络,外及肌肉皮毛,无处不到,以滋养全身的脏腑组织,有向上、向外、散发的特点。肃降即清肃下降之意,有向下、向内、收敛的特点。 肺主宣发是指肺气具有向上升宣和向外周布散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呼出体内浊气。 2、协助中焦脾胃,将津液(机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它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和部分水谷精微(人体消化吸收的的营养物质。)输布到头面和全身。即上输头面诸窍,外达于全身皮毛肌腠。 3、宣发卫气于皮毛肌腠,以温分肉(指肌肉。前人称肌肉外层(皮下脂肪)为白肉,内层(肌肉组织)为赤肉,赤白相分;或谓肌肉间界限分明,故名。),充皮肤,肥腠理(肌肉和皮肤的纹理。腠,指肌肉的纹理,又称肌腠,即肌纤维间的空隙;指皮肤的纹理,即皮肤之间的缝隙。),司开阖(主管打开闭合),将代谢后的津液转化为汗液,并控制和调节其排泄。 肺主肃降是指肺气具有向内向下清肃通降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吸入自然界之清气,并将吸入之清气与水谷之气相融合而成的宗气向下布散至脐下气海,以资元气。 2、协助“脾”把津液和水谷精微向下、向内布散,用来濡润其它所有脏腑; 3、将脏腑代谢后产生的浊液,向下输送到肾或者膀胱,成为尿液,所以,小便的通利与否和肺关系密切。 卯时:大肠经当令(5:00-7:00)  5点对应惊蛰,“蛰”为潜伏之意。每年惊蛰一至,冬眠的生物就开始苏醒。清晨的“惊蛰”时分,人体筋脉气血涌动,有人会浑身酸痛,起床活动有助缓解。此时,天基本亮了,天门开了,五点醒是正常的。卯时大肠经活跃的最佳时段。此时起床,喝上一大杯温盐水,可以让你立刻感觉有便意。因为盐有“软坚泻下”, 这个时候也该起床了,夏天时候要早一点起,冬天可以起得晚一点,起来后可以做一些锻炼,年纪大的要做比较慢的一些动作。 最好是在快7点的时候吃早饭。 宜清肠排毒 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卯时正是大肠经“值班”的时间,此时大肠经最旺。肺将新鲜气血输布全身,同时也把血液输送给了大肠,促使大肠进入活跃状态,大肠满血复活蠕动,开始吸收完食物中剩余水分与营养,排出一天代谢积攒的渣滓。此时我们应该正常地排便,把垃圾毒素排出来,所以要养成早上排便的习惯。 如果排便不畅,应该憋一口气,而不是攥拳。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足了大便才顺畅。 所以要注重自己的肺脏保养。 注意,上厕所不要太赶,很多老年人中风是因为这样引起的。我们可以休息10-20分钟清醒清醒头脑再去。 此时若不起床,大肠得不到充分活动,错过了大便的吉时,大肠经就下班了,便无法完成排浊功能,长此以往,对健康产生危害。6点对应春分,若贪睡赖床,阳气受抑制,精气神就难以焕发,令人萎靡不振。所以,建议大家不要养成睡懒觉的习惯。 辰时:胃经当令(7:00-9:00) 辰时,是天地阳气最旺的时候,胃已苏醒过来,整整一晚,它早已准备好全力消化。在这个时间段,胃需要接受和腐化胃里的食物,给我们的身体提供充足的能量,开始我们新的一天。 宜早餐进补 所以在这个时间段,我们应该吃早饭了。如果此时你已经排完便,就会感到浑身轻松,肚子好饿。因为方便后腹胀感消失,胃经就会用饿来提醒我们吃饭,它好干活。 此时天地阳气最旺,胃的消化能力最强,吃早饭最容易消化。且早饭要吃饱,胃饿了一夜,我们要用早饭把胃填饱,它才能为我们的身体提供满满的能量,开始新的一天。此时,为了配合胃里的食物消化,胃里胃酸分泌,胆囊开始向小肠输送胆汁,脾经和胃经都在运化,所以早饭一定要吃多、吃好。因为吃的较多一点也很容易消化掉,多吃也不容易变胖。这时候吃早饭,就是要补充营养。 我们最好在8点之前吃完早餐。长期不吃早餐很容易引起胃溃疡、胃炎、十二指肠炎、胆囊炎(胆汁形成晶体)等胆囊和胃的一些疾病。 如久不进食,一直分泌的胃酸会腐蚀胃黏膜,造成消化系统疾病;同时胆汁分泌最旺盛,胆囊分泌的胆汁无处释放,全部积存在胆囊里,时间一长就变成了结晶,就是所谓的胆结石。 如暴饮暴食,则会增加脾胃负担,并耗损、压抑阳气的生发。因此早餐一定要营养均衡全面,坚决避免早餐马虎、中餐对付、晚餐大吃大喝等对健康不负责任的行为。 节假日时有人会睡至晌午,在此龙腾之象的时辰仍未起床,如同没有经历春天的萌动。无春就无夏,无动便无生,晚睡晚起会使体内缺少阳气支持而气血不畅。天醒而人睡,犹如人与天地展开“拉锯战”,人力又岂能胜自然之力,故容易出现浑身酸懒无力等不适症状。所以为什么我们讲要早上起来吃早饭。 如果胃火过盛,嘴唇干,重则唇裂或生疮。 胃经是人体正面很长的一条经脉。胃疼是胃经的问题,其实膝盖疼也是胃经上的问题,脚面疼也是属于胃经上的问题,这些地方都是胃经循行路线。 另外,这时敲胃经最好,启动人体的发电系统。饭后一小时后按揉胃经可调节胃肠功能。有胃病者最好在卯时吃饭。 巳时:脾经当令(9:00-11:00) 我们的胃就像一口锅,吃了饭怎么消化?那得靠火,把脾胃里的东西一点点消化掉。脾字的右边是一个卑,就像古代的一个烧火的丫头,在旁边加点柴,扇点风什么的。在五脏六腑里,忙忙碌碌的小丫鬟病了,脾出问题,我们五脏六腑这个大宅就都不舒服了,就会得所谓的富贵病,如糖尿病等。 宜消化吸收 “脾主运化,脾统血。”脾为气血化生之源,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它把胃中的水谷精微运送到身体的各个器官。所以胃里必须要有充足的营养和食物,脾经才能好好工作。要是胃里啥也没有,脾经就成了无米之炊的巧妇,没有办法输送能量了。 巳时又名隅中、日禺,此时脾经当令。脾主运化,早上吃的饭在这个时候开始运化。这时脾运化吸收的能力最佳,若还没进餐,则气血乏源,损脾伤胃,易患中气下陷诸疾。长此以往,就会头晕、浑身乏力,造成脾虚。 脾又主统血,“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其华在唇,脾胃系统好,消化吸收好,血质就好,嘴唇红润,否则暗淡、唇白或发紫,唇白标志血气不足,唇暗、唇紫标志寒人脾经。这也是推测脾经运化功能是否正常的标志之一。 如果人体出现消瘦、流口水、湿气、水肿等问题,都属于脾病。 此时,要多喝水,慢慢饮,让脾脏处于最活跃的程度。如此,身体会开始整个白天的“水循环”,进入比较良性的新陈代谢。我们不能等口渴了喝水,必须平时就均匀地喝水。因为感到口渴代表你的身体已缺水,这时补充就略显迟了。 脾胃不和,消化吸收不好,脾虚会导致记忆力下降等。这段时间是人脾经开穴运行的时间,也是护脾最好的时间段,已经要吃中午饭了。 有条件的建议在家做饭多选择牛肉、羊肉、猪肉、扁豆、番薯、马铃薯、豆腐、芹菜、玉米、大米等。 水果可以选择苹果、橘子、柠檬、柳橙等。茶水可以选择绿茶、花茶、蜂蜜水等。 午时:心经当令(11:00-13:00) 午时是心经开穴运行的时间。子时和午时是天地气机的转换点,人体也要注重这种天地之气的转换点。此时别搅动它,我们也没那么大的能量去干扰天地之气,怎么办?歇着,以不变应万变。这时可睡一会儿,对身体有好处。 宜小憩养心 “心主神明,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心经主要负责给心脏补充血液,然后让心脏更好地推动周身的血液运行。午时,心经最旺,这段时间,最好能睡一会儿,让心血得到充分的补给。所以,人在午时能小睡片刻,颇益于安神、养精气、保养心神,推动血液循环,还能起到补火生土(补法之一。五行中的火,对应人体的心,土对应脾胃。脾土弱,补心火,符合《内经》讲的“虚则补其母"的治疗原则。)、有助消化的作用,可使下午乃至晚上精力充沛。 由于汗为心之液,所以午时运动对身体没有任何好处,此时流汗对心的伤害很大。此时要睡觉、要安静,使心绪宁静,适当休息,养心、静心。但午睡不宜时间过久,一般以半小时为宜,因为时间很短也不用担心会发胖,还可以帮助肠胃蠕动减少负担。否则易夺觉,引起夜间失眠。午睡起床后要适量活动,以唤醒和疏通周身气血。中国人很讲究睡子午觉,夜里11点前开始睡觉和中午吃完饭以后睡午觉,睡不着闭目养神都有好处。 另外在饮食上也可以选择对我心脏有益的食物,如饭前吃个番茄,水果可选苹果葡萄,茶水可选红茶、绿茶、花茶,其他还有红豆、番薯、金针、红枣、鸡肉等。 未时:小肠经当令(13:00-15:00) 小肠主分清泌浊,主吸收,它的功能是对被脾胃腐熟后的食物营养和糟粕进行整理和分送,把精华挑出来输送给脾,供脾运送给全身各个脏器;把液体归入膀胱,渣滓送到大肠。 宜分清泌浊 未时,小肠经最旺。小肠主分清泌浊,使水液归膀胱,糟粕入大肠,精华输进脾,并对营养进行调整和吸收。故午餐应在13点前吃完,这样小肠经当令时,才能在小肠精力最旺盛的时候,充分分离食物并把营养物质都吸收进人体。不然,食物再好也会因未被有效利用而浪费,这不仅是物质的巨大浪费,甚至还会成为身体的负担。佛教“过午不食”的戒律,就是为了让肠胃得到充分休息,身心轻安,易入静定。 心和小肠相表里,表就是阳,里就是阴。阳出了问题,阴也会出问题,反之同样。心脏病在最初很可能会表现在小肠经上。有的病人每天下午两点多钟就会胸闷心慌,可到医院又查不出心脏有什么问题,有可能就是心脏问题的一个前兆。这是因为小肠属于阳,是外边。外边敏感的地方出了问题,里边的心脏可能也会出现问题。 小肠经在未时对人一天的营养进行调整。如小肠有热,人会咳而排气。此时多喝水、喝茶有利小肠排毒降火。 小肠经在运行的时间段,小肠亚健康多表现为:腹泻、吸收功能下降、易颈部疼痛、头部头痛、耳鸣、风湿等、如出现下腹部胀气或疼痛、易出汗和便秘、严重风湿病等现象那就要注意自己的身体。 饭后两肋胀痛者在此时降肝火、疏肝理气。 申时:膀胱经当令(15:00-17:00) 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一个经络,从头到脚通贯全身。小肠经已经把液体的部分拨给了膀胱,膀胱贮藏着水液和津液的混合物。膀胱经要把这两种液体区分开。分开后,津液部分继续在身体内循环,水液部分也就是尿液,则从尿道里排出体外。 宜利水清瘀 申时,膀胱经最旺、最活跃,人体津液最充足,这个时候适合多喝水排毒。要想尿尿,一定不要总是憋尿,否则久了,就会有“尿潴留”等情况发生。即是说膀胱括约肌出现没有弹性的状况。 这个时间段,人的记忆力和判断力皆佳,是工作、学习的第二黄金时段,故古人云“朝授业,夕习复”。 申时,人体体温较高,阴虚者尤为突出。此时,适当的活动有助于体内津液循环,排泄出小肠过滤后的代谢产物。喝滋阴泻火的茶水对阴虚的人最有效。 膀胱经,从足后跟沿着后小腿、后脊柱正中间的两旁,一直上到脑部,是一条大的经脉。比如,小腿疼那就是膀胱经的问题,膀胱经又是一条阳经,所以还可能有阳虚的问题;后脑疼也是膀胱经的问题;记忆力衰退也和膀胱经有关,主要是阳气上不来,上面的气血不够,所以会出现记忆力衰退的现象。如果这个时候特别犯困,也是阳虚的毛病。 癫痫、头痛、目疾、鼻病、遗尿、小便不利及下肢后侧部位的疼痛等病症,都和膀胱经有关。 若膀胱有热可致膀胱咳,即咳而遗尿。 酉时:肾经当令(17:00-19:00) 此时是肾经开穴运行的时间。肾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藏精(肾藏生殖之精和五脏六腑之精)。中医所谓的肾,不仅是西医解剖学中的肾脏,还涵括泌尿、生殖等系统的功能,是人生命的根本。 精:泛指人体一切营养物质,有先天与后天之分,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后天之精来源于饮食,主要由肾来管理,常常有“肾精”之称。 气:是维护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精微物质,是推动人体脏腑组织机能活动的动力。它既是物质的代称,也是功能的表现。气在人体有推陈出新、温煦脏腑、防御外邪、固摄精血、转化营养等重要职能。 它们既是脏腑经络及组织器官生理活动的产物,又是脏腑经络及组织器官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宜固本培元 酉时肾经最旺。太阳落山,预示即将进入一天中的秋冬之交,对应收获粮食并贮藏入库的季节。人体的“粮食”指气血,“库藏”指肾经。肾为先天之本,寿夭之根,藏生殖之精和五脏六腑之精。酉时气血流注肾经,所以傍晚是人体贮藏一日所纳精华、调养肾脏、固本培元的佳期。 肾气盛衰直接关系到人的生长发育,乃至衰老的全过程,也关系着人的生殖能力。如果肾气亏损,就容易生病衰老。 肾藏精,其中先天之精是父母给的,后天之精是靠吸收脾运送过来的水谷精微转化而成。所以脾虚的人一定肾气虚,因为肾没有营养进行精气的转化了。 培元固本,重在调理脾肾,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要调理脾肾,在饮食上要做到多吃一些健脾补肾的食物,比如山药、红枣、茯苓、黑芝麻、黑豆、黑木耳等,不能吃辛辣、刺激、生冷、油腻的食物。 很多工作压力大、劳累过度的人在这段时间就会莫名其妙地发低烧,而且常年如此,但过了这个时候烧就退了。其实这就是肾气虚的表现,是肾经在用发烧来提醒你。 申时,人体经过泻火排毒,肾在酉时进入贮藏精华的时辰。这是一个男人的时刻。此时不适宜太强的运动量,也不适宜大量喝水。但是此时激烈运动会损失很多精气。对于肾功能有问题的人而言,比如阳痿患者,在这个时候按摩肾经的穴位,效果最为明显。 肾藏精,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元气藏于肾,就是所谓"人活一口气”。经脉不通畅,吃多少补品、保健品都没用,补不进去。肾阳虚者酉时补肾阳最为有效。 这时不宜做剧烈运动。 肾精足的一个表现就是志向。比如:老人精不足就会志向不高远,小孩子精足志向就高远。所以人要做大事,首先就是要保住自己的肾精。 所谓肾主骨生髓,是因为肾精具有主管促进骨骼生长发育和滋生骨髓,脑髓和脊髓的作用。肾藏精,精生髓。髓分骨髓、脊髓和脑髓,皆由肾精所化。 髓居于骨腔中称骨髓,骨骼的生长发育都要依赖于骨髓的充盈及其提供的营养。所以说,(1)肾中精气充盈,髓的化生有源头,骨骼才能够得到滋养,才能够坚固有力;若肾精不足,髓化无源,骨骼失去滋养,这种情况多发生于小儿和老人,在小儿身上就表现为囟门迟闭,骨软无力,在老人身上则是骨质脆弱,易于发生骨折、骨质疏松、腰间盘突出、骨刺等各种问题。(2)肾中精气充盈,骨髓生化有源,则骨髓,脑髓,脊髓得以充分营养,髓得所养,脑的发育就健全,就能发挥其精明之府的生理功能。反之,肾中精气不足,骨髓生化无源,不能营养骨髓,髓海亦失养,出现头昏乏力或骨骼脆弱无力,甚或发育不全,如小儿发育迟缓,佝偻失形,骨痿无力,不耐久立和劳伤,或容易发生骨折,或常出现腰膝酸软,步履不稳等症。 戌时:心包经当令(19:00-21:00)    心包为心脏上的一层包膜组织,保护心肌的正常工作、并保存精力,又是气血通道。戌时阴气正盛,阳气将尽,是气血流注心包经的时段。 心为君主之官,由心包护驾,代君受邪和行令。故心不受邪,而是心包来受邪。 宜安逸保心 心包专门负责清除心脏周围的外邪,使心脏处于完好状态。若心包防护不当,导致邪入侵心,则极其危险。心脑血管病和心理疾病皆属心包经管辖,所以相关疾病患者可借心包经正旺之时,按摩相关经穴。 心包戌时兴旺,心包经又主喜乐,此时最宜休闲娱乐,漫步聊天,可增强心功能。此时可以听一些舒缓愉快的音乐或者看书静养,愉悦身心,并创造安然入眠的条件,避免剧烈运动,同时一定要保持心情舒畅,放松心情,释放压力。所做的运动最好是散步,晚饭后的散步不仅起到帮助消化的作用,还有利心脏;也可以看书听音乐、或做SPA、跳舞、耍太极……放松心情,释放压力。否则,容易失眠。 避免剧烈运动。很多人都会在晚饭后打球或者健身,其实这不但对身体没有好处,反而会伤身。因为这时,阴气最重,阳气需要收敛,剧烈的运动会发散阳气,导致失眠。 心包经运行的时间,心包经的虚症大多表现为润滑液分泌不足、心跳异常、气喘、失眠多梦、心悸亢奋、语言障碍、手掌发热等。 心脏不好的人最好在这个时候敲心包经,效果最好。 心发冷者戌时补肾阳;心闷热者戌时滋心阴。此时可以听一些舒缓愉快的音乐或者看书静养。 很多人出现心脏的毛病其实都可以归纳为心包经上的病。如果你心脏跳得特别厉害,那就是心包受邪了,先是心怦怦地跳,然后毛病就沿着心包经一直走下去。 亥时:三焦经当令(21:00-23:00) 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亥时三焦通百脉。三焦指连缀五脏六腑的那个网膜状的区域,是联络脏腑的通道。它与西医所说的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相对应。上焦有甲状腺,中焦有胰腺,下焦有肾上腺,这都是人基本能量生化的腺体。三焦一定要通畅,不通则生病。 人如果在亥时睡眠,百脉可休养生息,对身体十分有益。三焦一定要通畅,不通则生病。此时就可以入睡或准备入睡了,即使不睡觉也可以静养下,没事不要在外面或者运动了! 亥时的属相是猪,猪吃饱了哼哼唧唧就睡,所以在亥时我们就该要休息了。 宜调和百脉 亥时百脉通,养身养娇容。人如果在亥时睡眠,百脉可休养生息,对身体十分有益。百岁老人有个共同特点,即在亥时睡觉。此刻宜清静无为,返观内视,凝心安神,忌大喜大悲,尽量避免发怒或与人争吵。亥时在古代亦被称为“人定”之时。之所以强调亥时应入眠并于23点前进入深睡眠状态,是因为21点对应初冬,23点则属严冬,若此时不睡,阳气不收,便犹如在冰天雪地身穿单衣。当阳气耗损,各种邪气便会趁虚而入,导致疾病。 人一旦安静躺下,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便会降低,呼吸、心率等生理参数随之下降,逐步进入深层睡眠。表面上看,全身处于休眠状态,其实此时机体正积极修复白天劳损的组织。若未入睡,机体就无法休养生息,积蓄力量。亥时入眠,百脉皆得滋养,可大补元气,提升免疫力。故世间百岁老人,虽各有妙法,但共同点都是早睡。在春夏二季可以睡得稍晚。 年轻人如不想此时睡觉,可听音乐、看书、看电视、练瑜伽,但千万不要生气吵架,不要超过亥时睡觉。否则不是怕吵到邻居,主要是太伤容颜了。 如果你跟人夜里吵架,而且赌气很严重,夜里11点气都还没消,那你第二天精神萎靡不振。 正常又规律的作息,应当如此,日常养生,可以参照十二时辰养生法。   2023-06-01 | 周公易梦

五脏有“火”,百病丛生,一方降一火,对症去火!

中医讲,人体阴阳失衡,内火旺盛,即会“上火”。 所谓的“火”,是形容身体内,某些热性的症状,而上火,也就是人体阴阳失衡后出现的“内热证候”。 秋季,天气干燥,人体很容易出现“上火”症状。而“上火”又可具体分为五类,即肝火、心火、胃火、肺火和肾火。 五脏有“火”,百病丛生,一方降一火,对症去火,可事半功倍! 心火  原因: 常因七情郁结、气郁化火,或火热之邪内侵,或嗜食肥腻厚味,及烟酒辛辣之物、过服温补药物,久而生热化火所致。 症状: 1、皮肤相对粗糙,易干裂。 2、舌苔黄厚,舌尖发红,面红耳赤。 3、大便干结,小便短赤。 4、寐多噩梦,心烦气躁。 5、口舌生疮、腐烂疼痛。 去火方:莲心+淡竹叶 莲子心、淡竹叶,搭配成莲心竹叶茶,放入杯中,加入沸水冲泡,加盖闷3分钟,饮用即可。 莲子心,味苦,入心经,可以发散心火,是最好的化解心脏热毒的食物。 淡竹叶,则能够清热除烦、生津利尿,两味同用,能增强莲子芯的去火作用。 所以,心火大,不妨试试这两种搭配放水喝。 肝火  原因: 多因七情过极、肝阳化火或肝经蕴热所致。熬夜、喜食油腻、辛辣之物亦可导致肝火大。 症状: 1、夜卧不宁,善惊,口渴。 2、月经紊乱,经血量减少、经期延迟或者闭经等。 3、脾气暴躁、容易心烦意乱、发怒,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 4、头痛自汗,目赤、眼部分泌物多。 5、大便干结,小便短赤,大便时易便血。 6、口干、口苦、口臭,额头起痘。 去火方:蒲公英根+三花 准备小茶包,取蒲公英根3.3g,菊花0.3g,金银花0.3g,桂花0.1g,碾碎后,做成金桂菊茶,热水冲泡代茶饮,可反复冲泡2-3次。 三花,指的是菊花,金银花,桂花,搭配蒲公英,一起使用,去火效果更佳。 蒲公英,善清肝热,即可清肝又可疏肝,凡肝中郁热所见的,红肿痘痘,口苦口干口臭等,均可加用蒲公英。 菊花,能清肝火,又能散风热,对肝火旺引起的眼睛不适,效果显著,常与蒲公英搭配。 金银花,疏热散邪,对于火气大,引起的口干、口苦等有效,常和菊花搭配。 桂花,性质温和,味道清香,起到中和寒性之效,还可以改善口气。 所以,肝火大的人,可以用这个方子,泡水喝,可快速降肝火,还可以促进肝脏排毒,一举多得。 胃火  原因: 多由邪热犯胃;或因嗜酒、嗜食辛辣、过食膏粱厚味,助火生热;肝胆之火,横逆犯胃,亦可引起胃火。 症状: 1、大便干结、小便短赤。 2、牙龈肿痛、口腔溃疡、口气秽浊。 3、胃部灼痛、腹胀。 去火方:荷叶+苦丁叶+蒲公英叶 取蒲公英叶、荷叶、小叶苦丁,按照2:1:1的比例,做成荷叶苦丁茶,泡水代茶饮。 蒲公英,补脾和胃,亦泻胃火,对食滞化热、脾胃湿热及胃火炽盛等所致的胃脘痛、胀满、呕吐吞酸等皆可应用。 小叶苦丁,擅清胃火,消暑热,健胃消积。荷叶,有清热、去火、利湿、开胃之效,有助于改善便秘。 所以,胃火大的人,可以用三者搭配泡水喝,可以很好降胃火,改善各种不适。 肺火  原因: 肺火与饮食有关,肺胃郁热,吃的油腻、辛辣所致;还与过度的劳累、紧张、压力有关,会导致肺火肝疼、嗓干。 另外,肺火还和环境有关,如气候干燥,会出现呼吸道上火的症状。 症状: 1、肺部症状:咳嗽、吐黄痰、气喘。 2、咽喉症状:咽干发痒、疼痛、有异物感。 3、皮肤症状:各种皮炎、皮疹、面部痤疮。 4、鼻部症状:各种鼻炎表现。 去火方:雪梨+荸荠 取雪梨、荸荠,切块,一起榨汁,饮用。 《本草纲目》中记载:梨可“润肺良心、消痰降火”。雪梨,可润肺生津、止咳化痰,降火。荸荠,归肺经,清热,化痰,消积,清心降火。 二者一起榨汁饮用,可很好的去肺火。 肾火  原因: 大多数是因虚而导致火,即肾阴虚,肾脏阴液不足之证,又称肾水不足,或真阴不足。是由于肾阴亏损,失于滋养,虚热内生所表现的证候。 症状: 1、头晕目眩、耳鸣耳聋 2、牙齿松动或疼痛。 3、烦热、失眠、盗汗,舌红无苔。 4、小便短黄,大便干结。 去火方:山药莲子粥 准备鲜山药,干莲子肉,枸杞子,银耳,各适量,冰糖少量。 鲜山药去皮,切段,与其余配料共同放入无油的瓦罐中,加清水浸泡,用小火慢炖2小时,汤液黏稠即起锅。 此粥以山药、莲子益气健脾,以枸杞子、银耳滋阴补肾。 学习更多中医医学知识,扫码下载app后查看! 2023-05-30 | 天机八卦

脂肪瘤效方

这个方子是六君子汤化裁而来,组成:生黄芪40g,党参15g,白术15g,茯苓15g,炙甘草3g,陈皮10g,法半夏10g,土贝母10g,橘核10g,当归10g,白芥子10g,路路通10g。 1.健脾补气: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 这四味药,不就是大名鼎鼎的四君子汤加黄芪,是健脾益气的,专门治疗脾气虚弱的。 2.化痰散结:陈皮、半夏、白芥子、橘核、土贝母 前面的四味药加上陈皮、半夏,就是健脾化痰的六君子汤,也是赫赫有名。 3.活血通络:当归、路路通 加减化裁: 1.如果有肝气不舒,可以加柴胡15克、香附10克。 2.如果有消化不良可加莱菔子15克、山楂10克。 3.如果瘀血严重可加三棱10克、莪术10克。 用法:水煎服,一天两次。 2023-05-26 | 一代一路

频繁眨眼、眼皮跳:葛根汤加味

葛根汤加味,如下: 葛根30g,麻黄10g,桂枝10g,白芍15g,甘草15g,生姜6g,大枣6个,钩藤15g,秦艽10g,蜈蚣2条,全虫10g,蝉蜕10g。 以上药方供需要的朋友参考。 2023-05-23 | 一代一路

如何从身体看气血不足,中医调气血5个步骤

一说起气血,一般人都觉得是很玄的东西。中医认为,一个人健康的标准就是气血充足。人体的脏器就如同人一样,吃得饱了,干起活来才有劲。而血就是脏器的“饭”。 1、看眼睛 看眼睛实际上是看眼白的颜色,俗话说“人老珠黄”,其实指的就是眼白的颜色变得混浊、发黄,有血丝,这就表明你气血不足了。眼睛随时都能睁得大大的,说明气血充足;反之,眼袋很大、眼睛干涩、眼皮沉重,都代表气血不足。 2、看皮肤 皮肤白里透着粉红,有光泽、弹性、无皱纹、无斑代表气血充足。反之,皮肤粗糙,没光泽,发暗、发黄、发白、发青、发红、长斑都代表身体状况不佳、气血不足。 3、看头发 头发乌黑、浓密、柔顺代表气血充足,头发干枯、掉发、头发发黄、发白、开叉都是气血不足。 4、看耳朵 现在,人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差。不信你去仔细看看,现在人的耳朵小,看上去越来越僵硬、而且形状上看上去已有些变形。就是孩子和年青人都很少能看到圆润、肥大、饱满的大耳朵了。而这些大耳朵在老人那里却很多见,这说明以前人的身体素质明显强于现代人。 小孩子看耳朵看形态,大人除了形态就主要看后天的情况了,主要看色泽、有无斑点、有无疼痛。如果呈淡淡的粉红色、有光泽、无斑点、无皱纹、饱满则代表气血充足。而暗淡、无光泽代表气血已经下降。如果耳朵萎缩、枯燥、有斑点、皱纹多,它代表了人的肾脏功能开始衰竭,你要注意了。 5、摸手的温度 如果手一年四季都是温暖的,代表人气血充足,如果手心偏热或者出汗或者手冰冷,都是气血不足。 6、看手指的指腹 无论孩子还是成人,如果手指指腹扁平、薄弱或指尖细细的,都代表气血不足,而手指指腹饱满,肉多有弹性,则说明气血充足。 7、看青筋 如果在成人的食指上看到青筋,说明小时候消化功能不好,而且这种状态已一直延续到了成年后。这类人体质弱,气血两亏。如果在小指上看到青筋,说明肾气不足。 如果掌心下方接近腕横纹的地方纹路多、深,就代表小时候营养差,体质弱,气血不足。成年后,这类女性易患妇科疾病,男性则易患前列腺肥大、痛风等症。 8、看指甲上的半月形 正常情况下,半月形应该是除了小指都有。大拇指上,半月形应占指甲面积的1/4~1/5,其它食指、中指、无名指应不超过1/5。 如果手指上没有半月形或只有大拇指上有半月形的说明人体内寒气重、循环功能差、气血不足,以致血液到不了手指的末梢,如果半月形过多、过大,则易患甲亢、高血压等病。 9、看手指甲上的纵纹 只在成人手上出现,小孩不会有的。当成人手指甲上出现纵纹时,一定要提高警惕,这说明身体气血两亏、出现了透支,是肌体衰老的象征。 10、看牙龈 小孩子不明显,主要是成人。牙龈萎缩代表气血不足,只要发现牙齿的缝隙变大了,食物越来越容易塞在牙缝里,就要注意了,身体已在走下坡路,衰老正在加快。 11、看睡眠 成人如果像孩子一样入睡快、睡眠沉,呼吸均匀,一觉睡到自然醒,表示气血很足;而入睡困难,易惊易醒、夜尿多,呼吸深重或打呼噜的人都是血亏。 12、看运动 运动时如果出现胸闷、气短、疲劳难以恢复的状况,气血就不足,而那些运动后精力充沛、浑身轻松的人就很好。 气血不足,试试5个中医调理步骤 脸色苍白、四肢无力等都是气血不足的症状表现,那如何调理气血不足呢?老中医认为,养足气血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大体可通过五个步骤来调理,供大家参考。 第1步:调脾胃。 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灵枢•决气》中有“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谓之血”之说,认为血液是通过脾胃运化生成的,脾有统摄血液的功能,所以治疗血证必须重视调理脾胃。 饮食调养可多吃南瓜、山药、莲子、扁豆、薏米等健脾益胃的食材。此外,还可煎服“参芪术茶”: 取党参5克、黄芪5克、白术3克、淮山药3克、升麻3克 取其煎煮液400克,泡花茶5克,冲饮至味淡,有补脾益气、升阳止泻之效。 第2步:养肝血。 肝藏血,主疏泄,调气机,有助脾胃运化,因此养肝血是调气血的根本。 中医认为“肝郁则脾虚”,郁闷暴怒的情绪会损伤肝、脾,导致气血耗伤。此外,“人卧血归肝”,科学研究发现,人在睡眠时,进入肝脏的血流量是站立时的7倍。肝脏血流量的增加,有利于增强肝细胞功能,提高解毒能力。因此,切忌生气、熬夜,也不要让身体过度劳累。 中医认为“久视伤血”,坐在电脑前工作时,应当特别注意眼睛的休息和保养,防止耗伤气血。 第3步:食药膳。 补气可食“四君子汤”,此方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有益气健脾之效。 取人参10克、白术9克、茯苓9克、炙甘草6克,与羊肉炖食即可。 补血可用“四物汤”,此方最早出自唐代蔺道人所著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中医养血的经典药方。 取白芍、当归、熟地黄、川芎各9克,放入250毫升水中,煎至150毫升时,空腹热服。 此外,用当归、川芎、红花、熟地、桃仁、何首乌、枸杞子、阿胶、丹参等中药与补血的食材如红枣、龙眼肉、山楂、菠菜、胡萝卜、黑木耳、黑芝麻、猪肝、猪血、乌鸡、红糖等一起,做成可口的药膳,均有很好的调节内分泌、养血之效。 第4步:远寒邪。 中医认为,“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寒邪会让血液瘀滞,经络不畅,气血生化受阻,极易导致关节病变、肠胃不适或诱发咳嗽。 冬季出门,务必戴好帽子、手套、围巾等,在家要忌食寒凉、温水泡脚、勤做按摩。老人气血常不足,要更加注意。 第5步:多运动。 运动是调养气血必不可少的环节,有助脾胃将营养物质转化为气血,让人吃得香、睡得好。此外还能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 平时可选择一项自己喜爱的运动,如慢跑、游泳、打球、瑜伽、太极拳等。有心脑血管疾病者运动前要做好热身,让关节活动开的同时,降低心脏负荷。 在日常生活中,按照以上的这五步走就可让你拥有健康的好气色,希望朋友们健康无忧。 2023-05-23 | 雨后初晴

天机话小满|西堂旧作春池梦,南国今逢小满天。

小满的由来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每年5月20日到22日之间视太阳到达黄经60°时为小满。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 这时全国北方地区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成熟,约相当乳熟后期,所以叫小满。 南方地区的农谚赋予小满以新的寓意:“小满不满,干断田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把“满”用来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满时田里如果蓄不满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种时也无法栽插水稻。 小满习俗 1、吃苦菜应对热症 《周书》曰:小满之日苦菜秀。做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苦菜遍布全国,在虽然在各地的.称呼有所不同,但其营养成分、药用价值却是一致的。 苦菜的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胆碱、糖类、核黄素和甘露醇等,并具有清热、凉血和解毒的功能。久服可安心益气,轻身、耐老。医学上多用来治疗热症,古时人们还用苦菜醒酒。 所以,在小满时节吃人们喜欢吃苦菜,将苦中带涩、涩中带甜的苦菜,用各种烹饪方法处理,或凉拌、或腌制、或热炒,调剂口味的同时,也对夏季的热症有一定的应对作用。 2、“抢水”灌溉农田 农作物生长离不开水,南北方都一样。除非是天然条件所限没有灌溉的条件,农人不得已才只能靠天吃饭。 而只要江河、湖泊的地方,可以灌溉,农人是一定会充分利用水源,为农作物的生长创造条件。夏季气温升高、日晒时间长,水分消耗大,又是大多数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所以灌溉的重要性也就显著超过其他季节。 小满时间的“抢水”习俗,实际是上农人真实生活的写照。 旧时,人们以水车车水排灌,农谚有:“小满动三车”之说,水车一般都于小满时启动。 农人以村为单位,在小满时举行“抢水”仪式。由年长执事者约集众人,提前准备,小满之日黎明一起出动,燃起火把于水车基上,待执事者以鼓锣为号,众人一起应和,开始踏动水车,把河水引灌入田。 3、“祭三神”祈福祝愿 小满有“动三车”之说,这三车指的是叫水车、牛车、丝车。 “祭三神”则指的是,在小满时节,祭祀掌管这三车的神灵,祈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有个好收成。 相传,“车神”为白龙。农家在车水前,要举行祭祀仪式。在车基上放置鱼肉、香烛等供品祭拜,而且还要特地准备白水一杯作为祭品,祭时将水泼入田中,祝水源涌旺。 4、庆贺蚕神诞辰 相传,小满为蚕神的诞辰。所以在小满这天,养蚕的人家要给蚕神贺寿庆生。 小满时节正值初夏,蚕茧结成,正待采摘缫丝,为了有个好收获,也为了表达对蚕神的感激之情,养蚕人家会举行隆重的仪式,来为蚕神过生日。 特别是以养蚕著称的江浙一带,更是重视蚕神的诞辰。很多地方都兴建有祠堂,供奉蚕神。在小满时节,还要专门请戏班唱戏庆贺。需要说明的是,唱戏的曲目大多是祥瑞戏,以讨个好口彩、吉利。 养生注意事项 1、预防皮肤病 初夏时节,是生发的季节,同时夏天天气闷热潮湿,就为皮肤病发作提供了条件,容易引发风湿症、脚气、湿疹等皮肤病。 这类疾病的预防,饮食上要以收敛为主,不要吃太辛辣、太燥的食物,以清爽清淡的素食为主,常吃具有清热利湿作用的食物。 推荐饮食:多喝绿豆汤,凉茶,吃苦瓜、西瓜、桃、草莓、西红柿、黄瓜等,这些都有一定清热作用。 2、预防上火症状 在小满节气里,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疲劳。熬夜则很容易让人产生内热,这样内热、外热交加,很容易引起便秘、口腔溃疡、咽痛等上火症状。 因此,除了注意饮食以外,还要避免熬夜,保持愉悦的心情,有压力尽快疏导,防止内热产生。 3、预防腹痛、腹泻等病 进入小满后,气温不断升高,人们往往用冷饮消暑降温,但冷饮过量会导致腹痛、腹泻等病症。 特别是小孩及老人更要注意避免过量进食生冷食物。 小满节气养生食物 1、樱桃——预防麻疹、收涩止痛 《滇南本草》记载樱桃“治一切虚证,能大补元气,滋润皮肤”。适宜小满节气食用。 食用禁忌:樱桃性属温热,热性病和虚热咳嗽者禁食;樱桃含钾量高,肾病患者食用会加重少尿和水肿。 2、丝瓜——清热、凉血、化痰 丝瓜营养丰富,药用价值更高,具有清暑凉血、润肤美容、通经活络、解毒通便、祛风、化痰、行血脉、降血压、下乳汁等功效。 食用禁忌:丝瓜过量食用会导致腹泻,更不能生吃;腹泻者不宜食用。 3、桑葚——补血滋阴、生津止渴 桑葚能养血滋阴、补肝肾、强腰膝、乌须黑发。 食用禁忌:脾虚便溏者及糖尿病患者不宜进食桑葚。 4、黄瓜——减轻口腔炎症 黄瓜汁能预防小满节气里多发的口腔疾病。 因为黄瓜中含有大量维生素,对口腔溃疡能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饮用黄瓜汁的时候,如感觉口感苦涩,可以适量加一点蜂蜜来调味。 5、蒜薹——预防胃肠疾病 小满时节天热雨水多,容易出现腹泻和便秘,此时多吃蒜薹,可以预防很多胃肠疾病。 尤其是蒜薹含有辣素,其杀菌能力可达到青霉素的十分之一,有利于保护肠道健康。 6、苦瓜——降火第一瓜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苦瓜能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很适合天气热的时候食用。 《随息居饮食谱》中还记载苦瓜“熟则养血滋肝,润脾补肾”,可见完全成熟的苦瓜补益作用很好。 小满食谱推荐 1、冬瓜鱼汤 所需用料:准备好1斤的冬瓜,半斤的草鱼。 好处:这款汤夏季喝一些,有助祛风利湿,还有不错的除热效果。小满节气过后,气温升高,雨水增多,身体容易积热藏湿,因此,为了保健身体,要常喝这款汤。 2、海带豆汤 所需用料:准备好海带结和绿豆。 好处:这款汤具有解暑清热、降火清肝之效,尤其适合现在这个季节食用。因为小满节气到了,气温又将升高一些,人们容易出现上火问题。所以说,要常喝这款汤。 3、苦瓜排骨汤 材料:鲜苦瓜4个,猪排骨500克。 功效:有清心、泻火、解毒之功效。对高血压、糖尿病、甲亢、慢性肝炎及暑天消化不良者有效。 2023-05-21 | 先天玄易

黄帝内经原文及表格化整理

黄帝内经富含智慧, 行文工整流畅, 很有规律, 很多章节内容使用排比/对比等方式进行论述, 可以把黄帝内经的原文和译文整理为表格。 用表格化、结构化、数据库的方式,整理成更有规律,方便对比的形式,方便大家研究、学习。 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原文: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表格名称:古今之人对比表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 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 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帝曰: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尽邪?将天数然也? 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 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 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 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 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 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表格名称:女子生命周期表 注:表格化后留有不少空格,如全部填补,应填写什么内容?待研究。 白话文表格: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 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 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 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 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 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 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 八八,则齿发去。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今五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 表格名称:男子生命周期表 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 岐伯曰:此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此虽有子,男子不过尽八八,女子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 帝曰:夫道者年皆百岁,能有子乎? 岐伯曰:夫道者能却老而全形,身年虽寿,能生子也。 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远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 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 表格名称:人的智慧评级表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第二 原文: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勿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表格名称:四气调神 天气,清净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   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   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 云雾不精,则上应白露不下。   交通不表,万物命故不施,不施则名木多死。   恶气不发,风雨不节,白露不下,则菀槁不荣。   贼风数至,暴雨数起,天地四时不相保,与道相失,则未央绝灭。   唯圣人从之,故身无奇病,万物不失,生气不竭。   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   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   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   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浊沉。 表格名称:逆四气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素问·生气通天论第三 原文   黄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   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   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   苍天之气,清静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   故圣人抟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   因于寒,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   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   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緛短,小筋驰长。緛短为拘,驰长为痿。   因于气,为肿,四维相代,阳气乃竭。 表格名称:服天气 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溃溃乎若坏都,汩汩乎不可止。   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   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   汗出偏沮,使人偏枯。   汗出见湿,乃生痤疿。   膏粱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   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陷脉为瘘,留连肉腠,俞气化薄,传为善畏,及为惊骇。   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   魄汗未尽,形弱而气烁,穴俞以闭,发为风疟。   故风者,百病之始也,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时之序也。   故病久则传化,上下不并,良医弗为。   故阳畜积病死,而阳气当隔。隔者当泻,不亟正治,粗乃败之。   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   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   岐伯曰: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   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 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   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   风客淫气,精乃亡,邪伤肝也。   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   因而大饮,则气逆。   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   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因于露风,乃生寒热。   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   夏伤于暑,秋为痎疟。   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 表格名称:四时伤  四时之气,更伤五脏。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 阴之五宫,伤在五味。   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   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   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   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   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表格名称:味过于 素问·金匮真言论第四 原文   黄帝问曰:天有八风,经有五风,何谓?   岐伯对曰: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脏,邪气发病。   所谓得四时之胜者,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四时之胜也。   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   故春气者,病在头;夏气者,病在脏;秋气者,病在肩背;冬气者,病在四肢。   故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   故冬不按蹻,春不鼽衄;春不病颈项,仲夏不病胸胁;长夏不病洞泄寒中,秋不病风疟,冬不病痹厥、飧泄,而汗出也。 表格名称:四时胜 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此平人脉法也。   故曰: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   故人亦应之,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   所以欲知阴中之阴,阳中之阳者,何也?为冬病在阴,夏病在阳,春病在阴,秋病在阳,皆视其所在,为施针石也。   故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此皆阴阳表里,内外雌雄,相输应也。故以应天之阴阳也。   帝曰: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乎?   岐伯曰:有。   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其味酸,其类草木,其畜鸡,其谷麦, 其应四时,上为岁星,是以春气在头也。其音角,其数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   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故病在五脏。其味苦,其类火,其畜羊,其谷黍, 其应四时,上为荧惑星。是以知病之在脉也。其音徵,其数七,其臭焦。   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类土,其畜牛,其谷稷, 其应四时,上为镇星。是以知病之在肉也。其音宫,其数五,其臭香。   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故病在背。其味辛,其类金,其畜马,其谷稻, 其应四时,上为太白星。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其音商,其数九,其臭腥。   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故病在谿。其味咸,其类水,其畜彘,其谷豆, 其应四时,上为辰星。是以知病之在骨也。其音羽,其数六,其臭腐。   故善为脉者,谨察五脏六腑,一逆一从,阴阳表里,雌雄之纪,藏之心意,合心于精,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谓得道。 表格名称:五方之色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治病必求于本。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燥,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 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 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 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 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 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 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 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 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 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 暴怒伤阴,暴喜伤阳。 厥气上行,满脉去形。 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 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表格名称:阴阳 注:原文“阳生阴长,阳杀阴藏”有疑问,似乎“阳生阴杀,阳长阴藏”更合理,更有阴阳相反对应,待讨论。 续上表 表格名称:二仪 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 故曰: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帝曰: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脏腑,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溪谷属骨,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其信然乎。 岐伯对曰: 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 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征,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苦伤气,咸胜苦。 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在肾,肺主鼻。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脏为肺,在色为白,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在窍为鼻,在味为辛,在志为忧。忧伤肺,喜胜忧,热伤皮毛,寒胜热,辛伤皮毛,苦胜辛。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脏为肾,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在窍为耳,在味为咸,在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寒伤血,燥胜寒,咸伤血,甘胜咸。 表格名称:五方生 续上表 故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 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帝曰:法阴阳奈何? 岐伯曰:阳盛则身热,腠理闭,喘麤为之俛抑,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冬不能夏。 阴胜则身寒,汗出身长清,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此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也。 表格名称:天地 帝曰:调此二者,奈何? 岐伯曰: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 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 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 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 故曰:知之则强,不知则老,故同出而名异耳。智者察同,愚者察异,愚者不足,智者有余,有余而耳目聪明,身体强健,老者复壮,壮者益治。 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憺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 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 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 帝曰:何以然? 岐伯曰:东方阳也,阳者其精并于上,并于上则上明而下虚,故使耳目聪明而手足不便。 西方阴也,阴者其精并于下,并于下则下盛而上虚,故其耳目不聪明而手足便也。故俱感于邪,其在上则右甚,在下则左甚,此天地阴阳所不能全也,故邪居之。 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纪,地有五理,故能为万物之父母。 清阳上天,浊阴归地,是故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故能以生长收藏,终而复始。 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脏。 天地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 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 以天地为之阴阳,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暴气象雷,逆气象阳。 故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 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 故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腑;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 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 故曰: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 故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 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栗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泻之。 审其阴阳,以别柔刚。 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定其血气,各守其乡。 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 阴阳离合篇第六 黄帝问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人亦应之。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也? 岐伯对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天覆地载,万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曰阴中之阴;则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阳予之正,阴为之主。 故生因春,长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夫常则天地四塞。 阴阳之变,其在人者,亦数之可数。 帝曰:愿闻三阴三阳之离合也。 岐伯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名曰阴中之阳。 中身而上名曰广明,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阴之前,名曰阳明。阳明根起于厉兑,名曰阴中之阳。 厥阴之表,名曰少阳。少阳根起于窍阴,名曰阴中之少阳。 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阳。 帝曰:愿闻三阴? 岐伯曰:外者为阳,内者为阴。然则中为阴,其冲在下,名曰太阴,太阴根起于隐白,名曰阴中之阴。 太阴之后,名曰少阴,少阴根起于涌泉,名曰阴中之少阴。 少阴之前,名曰厥阴,厥阴根起于大敦,阴之绝阳,名曰阴之绝阴。 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阴。 阴阳(雩重)(雩重),积传为一周,气里形表,而为相成也。 表格名称:三阴三阳 阴阳别论篇第七 黄帝问曰:人有四经,十二从,何谓? 岐伯对曰:四经应四时;十二从应十二月;十二月应十二脉。 脉有阴阳,知阳者知阴,知阴者知阳。 凡阳有五,五五二十五阳。 所谓阴者,真脏也。见则为败,败必死也。 所谓阳者,胃脘之阳也。 别于阳者,知病处也,别于阴者,知生死之期。 三阳在头,三阴在手,所谓一也。 别于阳者,知病忌时,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 谨熟阴阳,无与众谋。 所谓阴阳者,去者为阴,至者为阳,静者为阴,动者为阳,迟者为阴,数者为阳。 表格名称:脉有阴阳 凡持真脉之藏脉者,肝主悬绝急,十八日死;心至悬绝,九日死;肺至悬绝,十二日死;肾至悬绝,七日死;脾至悬绝,四日死。 曰: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其传为风消,其传为息贲者,死不治。 曰:三阳为病发寒热,下为痈肿,及为痿厥,腨(疒肙);其传为索泽,其传为(疒颓)疝。 曰:一阳发病,少气,善咳,善泄;其传为心掣,其传为隔。 二阳一阴发病,主惊骇、背痛、善噫、善欠,名曰风厥。 二阴一阳发病,善胀、心满善气。 三阴三阳发病,为偏枯萎易,四肢不举。 鼓一阳曰钩,鼓一阴曰毛,鼓阳胜急曰弦,鼓阳至而绝曰石,阴阳相过曰溜。 阴争于内,阳扰于外,魄汗未藏,四逆而起,起则熏肺,使人喘呜。 阴之所生,和本曰和。 是故刚与刚,阳气破散,阴气乃消亡。 淖则刚柔不和,经气乃绝。 死阴之属,不过三日而死,生阳之属,不过四日而死。 所谓生阳死阴者,肝之心谓之生阳,心之肺谓之死阴,肺之肾谓之重阴,肾之脾谓之辟阴,死不治。 结阳者,肿四支。 结阴者,便血一升,再结二升,三结三升。 阴阳结斜,多阴少阳曰石水,少腹肿。 二阳结,谓之消。 三阳结,谓之隔。 三阴结,谓之水。 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 阴搏阳别,谓之有子。 阴阳虚,肠澼死。 阳加于阴,谓之汗。 阴虚阳搏,谓之崩。 三阴俱搏,二十日夜半死;二阴俱搏,十三日夕时死;一阴俱搏,十日死;三阳搏且鼓,三日死;三阴三阳俱搏,心腹满,发尽不得隐曲,五日死;二阳俱搏,其病温,死不治,不过十日死。 灵兰秘典论篇第八 黄帝问曰:愿闻十二脏之相使,贵贱何如? 岐伯对曰:悉乎哉问也。请遂言之!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 脾胃者,食廪之官,五味出焉。 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 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 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至道在微,变化无穷,孰知其原。 窘乎哉,消者瞿瞿,孰知其要。闵闵之当,孰者为良。 恍惚之数,生于毫厘,毫厘之数,起于度量,千之万之,可以益大,推之大之,其形乃制。 黄帝曰:善哉,余闻精光之道,大圣之业,而宣明大道,非齐戒择吉日不敢受也。黄帝乃择吉日良兆,而藏灵兰之室,以传保焉。 表格名称:十二脏之相使贵贱 六节藏象论篇第九 黄帝问焉:余闻以六六之节,以成一岁,人以九九制会,计人亦有三百六十五节,以为天地,久矣。不知其所谓也? 岐伯对曰:昭乎哉问也,请遂言之!夫六六之节,九九制会者,所以正天之度,气之数也。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气数者,所以纪化生之用也。 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行有分纪,周有道理。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岁,积气余而盈闰矣。 立端于始,表正于中,推余于终,而天度毕矣。 帝曰:余已闻天度矣。愿闻气数,何以合之? 岐伯曰:天以六六为节,地以九九制会,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覆而终岁,三百六十日法也。 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其气九州九窍,皆通乎天气。 故其生五,其气三。 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脏;故形脏四,神脏五,合为九脏以应之也。 帝曰:余已闻六六九九之会也,夫子言积气盈阔,愿闻何谓气?请夫子发蒙解惑焉。 岐伯曰:此上帝所秘,先师传之也。 帝曰:请遂闻之。 岐伯曰: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时立气布,如环无端,候亦同法。故曰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 帝曰:五运之始,如环无端,其太过不及如何?岐伯曰:五气更立,各有所胜,盛虚之变,此其常也。 帝曰:平气何如?岐伯曰,无过者也。 帝曰:太过不及奈何?岐伯曰:在经有也。 帝曰:何谓所胜?岐伯曰: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得五行时之胜,各以气命其脏。 帝曰:何以知其胜?岐伯曰:求其至也,皆归始春,未至而至,此谓太过,则薄所不胜,而乘所胜也。命曰气淫不分,邪僻内生,工不能禁。至而不至,此谓不及,则所胜妄行,而所生受病,所不胜薄之也,命曰气迫。所谓求其至者,气至之时也。谨候其时,气可与期,失时反候,五治不分,邪僻内生,工不能禁也。 帝曰:有不袭乎?岐伯曰:苍天之气,不得无常也。气之不袭是谓非常,非常则变矣。 帝曰:非常而变奈何?岐伯曰:变至则病,所胜则微,所不胜则甚。因而重感于邪则死矣,故非其时则微,当其时则甚也。 帝曰:善。余闻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天地之运,阴阳之化,其于万物孰少孰多,可得闻乎? 岐伯曰:悉哉问也,天至广,不可度,地至大,不可量。大神灵问,请陈其方。草生五色,五色之变,不可胜视,草生五味,五味之美不可胜极,嗜欲不同,各有所通。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帝曰:脏象何如? 岐伯曰: 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 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 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 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 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 表格名称:脏象 故人迎一盛病在少阳、二盛病在太阳、三盛病在阳明、四盛已上为格阳。 寸口一盛病在厥阴、二盛病在少阴、三盛病在太阴、四盛已上为关阴。 人迎与寸口俱盛四倍以上为关格。关格之脉,赢不能极于天地之精气,则死矣。 五藏生成篇第十 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其主肾也。 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其主心也。 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其主肺也。 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其主肝也。 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其主脾也。 是故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月刍)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故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 五脏之气,故色见青如草兹者死,黄如枳实者死,黑如(火台)者死,赤如衄血者死,白如枯骨者死,此五色之见死也。 青如翠羽者生,赤如鸡冠者生,黄如蟹腹者生,白如豕膏者生,黑如乌羽者生,此五色之见生也。 生于心,如以缟裹朱。生于肺,如以缟裹红。生于肝,如以缟裹绀。生于脾,如以缟裹括楼实。生于肾,如以缟裹紫。此五脏所生之外荣也。 色味当五脏,白当肺辛,赤当辛苦,青当肝酸,黄当脾甘,黑当肾碱。 故白当皮,赤当脉,青当筋,黄当肉,黑当骨。 诸脉者,皆属于目;诸髓者,皆属于脑;诸筋者,皆属于节;诸血者,皆属于心;诸气者,皆属于肺,此四肢八溪之朝夕也。 故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 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凝于脉者为泣,凝于足者为厥。此三者,血行而不得反其空,故为痹厥也。 表格名称:五藏生成 人有大谷十二分,小溪三百五十四名,少十二俞,此皆卫气所留止,邪气之所客也,针石缘而去之。 诊病之始,五决为纪。欲知其始,先建其母。所谓五决者,五脉也。 是以头痛巅疾,下虚上实,过在足少阴巨阳,甚则入肾。 徇蒙招尤,目冥耳聋,下实上虚,过在足少阳厥阴,甚则入肝。 腹满(月真)胀,支膈胠胁、下厥上冒,过在足太阴阳明。 咳嗽上气,厥在胸中,过在手阳明太阴。 心烦头痛,病在膈中,过在手巨阳少阴。 表名:五脉 夫脉之小大,滑涩浮沉,可以指别。五脏之象,可以类推。五脏相音,可以意识。五色微诊,可以目察。能合脉色,可以万全。 赤脉之至也,喘而坚。诊曰:有积气在中,时害于食名曰心痹。得之外疾,思虑而心虚,故邪从之。 白脉之至也,喘而浮。上虚下实,惊,有积气在胸中,喘而虚。名曰肺痹。寒热,得之醉而使内也。 青脉之至也。长而左右弹。有积气在心下,肢胠。名曰肝痹。得之寒湿,与疝同法。腰痛足清头痛。 黄脉之至也,大而虚。有积气在腹中,有厥气,名曰厥疝。女子同法,得之疾使四肢,汗出当风。 黑脉之至也,上坚而大。有积气在小腹与阴,名曰肾痹。得之沐浴,清水而卧。 凡相五色之奇脉,面黄目青,面黄目赤,面黄目白,面黄目黑者,皆不死也。面青目赤,面赤目白,面青目黑,面黑目白,面赤目青,皆死也。 表格名称:五色微诊 五藏别论篇第十一 黄帝问曰:余闻方士,或以脑髓为脏,或以肠胃为脏,或以为腑。敢问更相反,皆自谓是,不知其道,愿闻其说。 岐伯对曰: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 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 魄门亦为五脏使,水谷不得久藏。 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 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 故曰实而不满,满而不实也。 帝曰: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之主? 岐伯说: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 故五气入鼻,藏于心肺,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 凡治病必察其下,适其脉,观其志意,与其病也。 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 表格名称:脏腑类藏 表格名称:治病必察 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 黄帝问曰: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岐伯对曰:地势使然也。故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鱼者使人热中,盐者胜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处,天地之所收引也。其民陵居而多风,水土刚强,其民不衣而褐荐,其民华食而脂肥,故邪不能伤其形体,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故毒药者亦从西方来。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亦从北方来。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胕,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挛痹,其治宜微针。故九针者,亦从南方来。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蹻,故导引按蹻者,亦从中央出也。故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异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治之大体也。 表格名:五方异病治法 2023-05-19 | 一代一路

卷九疮疡解瘰疬根原

瘰疬者,足少阳之病也。足少阳以甲木而化气于相火,其经自头走足,行身之旁,目之外,上循耳发,从颈侧而入缺盆,下胸腋而行胁肋,降于肾脏,以温癸水。相火降蛰,故癸水不至下寒,而甲木不至上热。而甲木之降,由于辛金之敛,辛金之敛,缘于戊土之右转也。 ​​  戊土不降,少阳逆行,经气壅遏,相火上炎,瘀热搏结,则瘰疬生焉。 ​​  肝胆主筋,筋脉卷屈而壅肿,故磊落历碌,顽硬而坚实也。《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经,是动则病口苦,心胁痛,缺盆中肿痛,腋下肿,马刀挟瘿。马力挟瘿者,足少阳之脉,循缺盆,挟胸膈,而走胁肋,其经弯如马刀,而瘿瘤挟生也。《金匮》︰痹挟背行,若肠鸣,马刀挟瘿者,皆为劳得之。此以劳伤中气,戊土逆升,少阳经脉降路壅阻,相火郁蒸,故令病此。 ​​  病在筋而不在肉,故坚而不溃,溃而不敛,较之诸疮,最难平复。而相火升炎,上热日增,脾肾阳亏,下寒日剧。久而阳败土崩,遂伤性命。非伤于血肉之溃,乃死于中气之败也。 ​​  法当培中气以降阳明。肺胃右行,相火下潜,甲木荣畅而归根,则疮自平矣。 ​​  柴胡芍药半夏汤 ​​  柴胡(三钱) 芍药(三钱) 元参(三钱) 甘草(二钱) 半夏(三钱) 丹皮(三钱) 牡蛎(三钱) 鳖甲(三钱) ​​  煎大半杯,热服。 ​​  上热甚者,加黄芩、地黄。血虚木燥,加首乌。肿痛,加贝母。脓成,加桔梗。 2023-05-11 | 一代一路

夏季吃它,降压降脂又降糖,特便宜!

说到夏季第一瓜,你的第一反应是不是西瓜?没有西瓜的夏天不叫夏天,但是这夏季第一瓜还真不是西瓜,而是冬瓜!别看它样子丑,但它治病的效果特别好,降压、降脂、降糖、降尿酸,不夸张地说,会吃横扫老年病! 一颗瓜,横扫老年病 冬瓜的营养非常丰富,平均每五百克的冬瓜就含有两克的蛋白质和九克的碳水化合物,最高的是钙质,含量为九十五克,还含有粗纤维、铁、胡萝卜素、抗坏血酸等,每种元素都是身体需要营养物质。 1降血压 专家研究发现,冬瓜含维生素c较多,且钾含量高,钠盐含量低,所以最适合需低钠食物的高血压、肾脏病、浮肿病等患者。 2调养肾脏 病理组织学研究显示,冬瓜总氨酸(大剂量)、冬瓜葫芦素对升汞引起的肾损伤均有较明显的保护和阻断作用。 3保护心脏 冬瓜钾元素含量相当高,每 100g含钾量为130mg,属典型的高钾低钠型蔬菜。 钾是人体中非常重要的一类营养素,补充钾元素可以将体内多余的钠排出,保护心脏功能、补充水分、消肿利尿、防止中暑都非常好。 4降脂减肥 冬瓜中富含的丙醇二酸,能有效控制体内的糖类转化为脂肪,防止体内脂肪堆积,还能把肥胖多余的脂肪消耗掉,有良好的减肥效果。葫芦巴碱主要存在于冬瓜瓤中,它能帮助人体新陈代谢,抑制糖类转化为脂肪也是冬瓜中的减肥降脂功能因子之一。 5降血糖 冬瓜中的膳食纤维含量很高,每100g中含膳食纤维约0.9g。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膳食纤维含量高的食物对改善血糖水平效果好,人的血糖指数与食物中食物纤维的含量成负相关。另外,膳食纤维还能降低体内胆固醇。 6排出致癌物质 冬瓜中的粗纤维,能刺激肠道蠕动,使肠道里积存的粪便和致癌物质通通排泄出去。 7治疗动脉硬化症 冬瓜的含钠量是非常低的,经常吃冬瓜,可以有效的帮助我们治疗动脉硬化症。 8治疗肝硬化腹水 冬瓜经验方 一些慢性病、老年病,冬瓜都有相应的食疗方,都是老祖宗世代的智慧结晶,关键是相对药物而言,几乎没什么副作用。  糖尿病  冬瓜皮、麦冬各 30~60 克,黄连 3~9 克,水煎服,1 日 2~3 次分服。  心脏病  冬瓜皮 60~90 克(鲜品加倍),煮浓汤,1 日2~3次服。  高血压  冬瓜500克,鲩鱼头250克,先用油煎鱼头至金黄色,放入冬瓜,加清水适量,文火炖4小时,加食盐调味食用佐膳。每日2次。  慢性肾炎  冬瓜1000克,鲤鱼1条(约重300克),不加盐,煮汤食。  暑天感冒、风水之症  鲜冬瓜150克,粳米100克。将冬瓜去皮瓤切碎,加入花生油炒,再加适量姜丝、豆豉略炒,和粳米同煮粥食用。每日2次。  肺痈  打碎冬瓜籽50克,鲜芦根50克,水煎,早晚各服1次,连续服用。  肝硬化腹水  冬瓜1000克打碎煮烂,纱布过滤去渣取汁,每次60毫升,每日3次饮服,可减轻症状。  肺热咳嗽  鲜冬瓜500克,鲜荷叶1张。加适量水炖汤,吃盐调味后饮汤吃冬瓜,每日2次。 头痛眼花 冬瓜500克,草鱼(以鱼尾为好)250克。先将草鱼去肠肚,洗净,油煎至金黄色,再与冬瓜一起,加入适量清水,炖约3~4个小时,最后放少许盐调味。 降糖减脂  冬瓜皮、西瓜皮、白茅根各20克,玉米须15克,赤小豆90克。将以上各物一同放入锅内煎煮为汤,每日1剂,分3次饮用。 肝硬化可以引起很多种难以治愈的并发症,甚至还会引起死亡,冬瓜可以抵抗肝硬化病毒,多吃几片冬瓜,比药还好。 咳嗽有痰 冬瓜肉、冬瓜子各适量,川贝5~10粒,雪梨数片,冰糖适量,一同炖约半小时即可食用。冬瓜肉、雪梨可食,汤可喝。 冬瓜的饮食禁忌 冬瓜虽然好,但还是有一定的饮食禁忌的,其实所有的食物都一样,不谈禁忌只谈功效都是不负责任的做法,请大家花几秒钟了解一下。 首先,冬瓜性寒,所以脾胃虚弱的朋友或者是腹泻的朋友都不适合食用冬瓜; 冬瓜也不能与红豆同食,因为会让尿量增多,非常容易造成脱水; 除此之外,冬瓜和醋、鲫鱼等食物一起吃的话,会降低营养价值。 2023-05-09 | 天机说事

灰指甲的治疗方法

方法1:藿香正气水涂指甲。 方法2:鸦胆子20g,生百部30g,白酒粗各半斤,将药和酒醋放入大口瓶中泡10天,将手进入瓶种浸泡30-60分钟,每日2-3次,14天应愈。 2023-05-08 | 一代一路

天机话立夏|立夏养生要点

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为立夏节气。 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立夏节气的特点和风俗 1、迎夏仪式 “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立夏的礼俗。 旧时,在立夏的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举行迎夏仪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连马匹、车旗都要朱红色的,以表达对丰收的企求和美好的愿望。 宫廷里还要 “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冰是上年冬天贮藏的,由皇帝赐给百官。 2、疰夏绳 旧时,用五色丝线于立夏日系于孩童的手腕等处,寓意消灾祈福不得疰夏病,丝线被称为“疰夏绳”亦称“长命缕”。   3、吃立夏蛋 俗话说“立夏吃了蛋,热天不疰夏”,相传从立夏这天起,天气晴暖并渐渐炎热,许多人特别是小孩会有身体疲劳四肢无力的感觉,食欲减退逐渐消瘦,称之为“疰夏”。 女娲娘娘告诉百姓,每年立夏之日,小孩的胸前挂上煮熟的鸡鸭鹅蛋,可避免疰夏。孩子们还会三五成群,进行斗蛋游戏。 立夏怎么养生 1、思想宜清静 盛夏酷暑炎热,人们容易闷热不安和困倦烦躁。所以,首先要使自己的思想平静下来,神清气和,心静自然凉。 2、饮食宜清淡 炎夏的饮食应以清淡、质软,易于消化为主,少吃高脂厚味及辛辣上火之物。清淡饮食能清热、防暑、敛汗、补液,还能增进食欲。多乏新鲜蔬菜瓜果,既可满足所需营养,又可预防中暑。 主食以稀为宜,如绿豆粥、莲子粥、荷叶粥等。可适当饮些清凉饮料,如酸梅汤、菊花茶等。但,冷饮要适度,不可偏嗜寒凉之品,否则会伤阴而损身。另外,吃些醋,既能生津开胃,又能抑制、杀灭病菌,预防胃肠道疾病。 3、住房宜清凉 早晚应该打开窗户让房间通风换气。中午的时候室外温度太高,所以建议将门窗关紧,拉上窗帘,把热气挡在室外。这样做有利于室内保持阴凉,会帮助我们睡得舒服一点。 4、游乐宜清幽 炎夏不可远途跋涉,应该就近寻幽。早晨,曙光初照,三气清新,可到草木繁茂的园林散步锻炼,吐故纳新。傍晚,当太阳下山之后,可漫步徜徉于江边、湖畔,那习习的凉风,会使你心静似水,消除一天的疲劳。 立夏养生误区 1、多喝啤酒能解暑 大热天的,喝一杯啤酒是再好不过了。但是,啤酒虽然很也不能贪杯啊。 如果多喝了的话,不仅不会让我们感受到凉意,反而会致使我们全身发热,并会加重口渴和出汗的状况。 2、晨练越早越好 许多人都认为夏季晨练越早越好。其实,在天亮之前或天朦朦亮的时候,空气并不清新,不利于健身。据 专家研究,在夏季早晨6时前,空气中的污染物最不易扩散,是污染的高峰期。此外,日出前,由于没有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周围并没有多少新鲜氧气。 太早晨练易患感冒,引发关节疼痛、胃痛等病症。故夏季晨练的时间不宜早于6时。 提醒 在饮食上应注意“少苦多辛”。所谓“少苦多辛”,即慎食苦味食物,多食辛味食用。 过多食用苦味食物会伤害心阳、脾阳,有些人在多食苦味以后还易出现心烦意乱、失眠等现象。所以像苦瓜、茶叶、苦丁茶等苦味食物人们应该少吃,韭菜、韭黄、香菜、香葱等辛味食物则可适当多食。 另外像藿香、佩兰、西瓜皮、冬瓜皮、绿豆、绿豆芽等食物,都较适宜在立夏节气食用;而胡椒、花椒等刺激性食物和榴莲、荔枝等湿热性水果则不宜多食。 起居方面建议晚睡早起,以午休来弥补夜间睡眠不足。 立夏养生吃什么水果 1、樱桃 樱桃什么时候季节吃?市场上几乎一年四季可以看到樱桃,而樱桃则是夏季时节的水果,而立夏吃樱桃则可以生津止渴、有益消化,降火排毒,美容养颜的作用,而樱桃中含维生素A含量则是葡萄、苹果、橘子的4~5倍。   2、枇杷 立夏前的半个月就有大量的枇杷上市了,而且还是应季时节的枇杷,吃了可以降火、排毒,润肺、清肺,止泻下气的功效,也是治肺痿咳嗽吐血、衄血、燥渴、呕逆等症的良品水果,不过对于糖尿病、脾虚滑泻患者尽量少吃。   3、杨梅 “五月杨梅已满林,初疑一颗值千金”,五月正是杨梅最成熟的季节,也是夏季水果中的王者,尽管杨梅有着去痰消食、生津止渴,有和五脏、涤肠胃、除恶气、正痢疾、止头痛的功能,但是也得适量吃,以免引起肠胃不舒服。 4、青梅 夏季会因为饮食量下降,而加上天气冷热变化而引起肠胃不好,这时可以吃性味甘平、果大皮薄、肉厚核小、汁多而且酸度高的青梅,青梅中大量的有机酸,包括柠檬酸、苹果酸等可以让身体降火排毒,促进食欲,调整肠胃功能。   5、杏子 任何季节都要给身体做好防癌抗癌的工作,而杏子这种水果则是有效黄金水果,因为维生素C、杏是维生素B17含量很高,身体也是极易吸收的,可以杀灭癌细胞,并提供身体丰富的需要的维生素C。   立夏降火吃什么好 1、苦瓜 苦瓜中,带绿色的苦味较重。带白色的苦味较淡,带红色的外苦内甜,苦瓜可炒、可煮、可炯、可煲,还可凉拌,吃起来苦中带甘甜,可令人食欲大增,是夏季特别受人们喜爱的佳蔬。 需要注意的是,苦瓜性寒,一般宜与辣椒同炒,脾胃虚寒和体质衰弱者应该少食。 2、雪梨 立夏是夏天到来的提示,这段时间气温会慢慢上升,人会觉得焦躁不安,推荐食雪梨是因其鲜嫩多汁、酸甜适口,所以又有“天然矿泉水”之称,是最佳的补水护肤品。 3、西瓜 西瓜是夏季的时令水果,在夏季出产最多且最甜,营养也最丰富。西瓜具有清热解毒、平肝去火的作用。 2023-05-06 | 天兵虾将

【医易同源】肺癌偏方,补气补血排毒攻毒!

【治肺癌偏方】 前7天方: 鱼腥草10克 白花蛇草15克 太子参10克 马齿苋15克 问荆(节节草)10克 山豆根15克 涝道秧子一把半枝莲10克 中7天方: 黄柏树皮15克 蜈蚣1条 后7天方: 丁毒豆2两 仙人掌1寸 山核桃老皮1寸 白酒3斤 前7天、中7天与后7天的方子,患者交替使用,直至癌症治好为止。 前7天的,为一天的量,水煎服,分三次服用,每次三两。 中7天的方子,也为一天的量。 首先,加水把15克黄柏树皮熬成一碗药汁。 然后,将一只蜈蚣(不去头)焙成面。 患者每天早晚各服一次,每次半碗药汁, 半只蜈蚣面,饭前服用。后7天的方子,泡在3斤白酒里,每天喝2次,一次喝一钱。 药理: 鱼腥草、白花蛇草,可治癌细胞。很多中医开的癌症方子里, 都有这两种药。 太子参,是补品,补气补血。 但献方人建议,如果能弄到大参,则更好。问荆,有利水利尿功效,可排毒。 后7天的方子是以毒攻毒。 提示: 献方人建议,如果想用此方,最好到长白山去采药。 因为,本地的药材, 药性不够。 以吗齿苋为例,长白山采回来的, 熬汤呈现绿色,而本地的则呈现红色。 患者治疗时,半个后,就要检查一下,看看效果如何。 另外, 胃癌, 结肠癌患者,也可使用此方。  【患者反馈】 献方人称,此方是一位80岁的老太婆告诉她的,她的爱 人用此方治好了肺癌。 她爱人因年龄大,到北京301等多家医院都不给治疗,就回大庆自己想办法治疗,结果治好了。 与她的爱人同时查出肺癌的另外两位老同志因医院不给治疗,就放弃了治疗,结果不久就去世了。 献方人: 于女士,大庆石油管理局退休干部,2003年3月18日,她的爱人在管理局组织的退休干部体检时, 发现肺癌晚期,同发现的还有2名退休干部。 为了治病,他与爱人去了北京301医院,医院以年龄太大不给手术,后来又去过几家医院都说不能治了。于是.,于女士就到处找偏方, 次在火车上遇见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老太太见于冬玲脸色苍白, 喘气费劲,就关心地问于冬玲,于冬玲就把爱人得了晚期肺癌的情况说了,这位老太太说,她是一个中医世家的第三房太太,知道一个治肺癌的方子,就告诉了于女士。 于冬玲回大庆后,有些药在大庆买不到,就到长白山的龙盘山去采药,几年间去了7、8次,那里看大门的老曹头、老孙头都认识她了。 吃了这个方子后,病越来越轻, 3个月后去检查,发现有效果 , 就继续吃。 今年9月肱检查,癌细胞已经没有了。也就是说,经过5年的偏方治了,肺癌好了。 2020-03-20 | 天兵虾将

十枣汤治胸积水和腹积水

十枣汤治胸积水和腹积水,无论是结核性胸膜炎积水,还是癌症胸腹积水均治。 具体做法:用大枣500克煮烂,去皮及核,芜花、甘遂、大戟各用6克,内枣汤再煮数沸,去药,服汤及枣泥,少少服,频频服,得快利,停后服,治胸水,屡验。 本文来自胡希恕讲伤寒论。 2023-04-29 | 一代一路

晨起一杯水,并非人人适宜!这件小事暗藏的养生大学问要知道

“每天晨起空腹一杯水”成为了流传甚广的一句话,很多人相信这杯水可以清肠胃、排毒养颜、稀释血液,甚至还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 从中医理论来讲,很多脾胃虚寒、脾虚湿重、消化功能欠缺、肺肾功能不足的人,晨起若是喝了一杯水反而会让身体受到伤害。喝水也须因人而异,乱喝水不仅起不到养生效果,反而会让人体受损。看似简单的喝水却蕴含着养生大学问。 晨起喝水阳气不升 水是阴性的,对于那些原本水湿运化障碍的人,就会进一步加重身体的损伤,水湿积聚更加没有机会得到改善,使身体衰退老化得更快。 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的阳气弱不弱。其实可以通过观察面色来判断。 如果面色红润,表明体内阳气充足。如果面色涩滞暗淡,表明阳气较少,这样的人起床后不适宜饮水。 在临床上,有很多女性患者早晨起床后饮水出现不少问题,有的会出现明显头晕,有的会面部浮肿、晦浊,一看就知道是水湿造成的问题,特别是脾胃虚的人,面部很容易有痕迹,因为足阳明胃经分布在面部。 这些人对水湿的代谢能力不够,尤其是早晨,阳气不足,喝进去的水根本运化不起来,造成水湿弥漫,上蒙清窍,出现头晕头痛。出现这种情况,必须到正规医疗机构,找中医大夫就诊,通过一段时间的中药调理,把身体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 乱喝水伤脾伤肺伤肾 清代医书《四圣心源》载:“水谷入胃,脾阳磨化,渣滓下传,而为粪溺,精华上奉,而变气血。”如若脾阳不足,对水的消化吸收就不能完成,更不能变生气血,特别是在不需要水的时候喝水,还会让脾阳受到伤害。由此可知,脾胃功能如果比较差,有食欲差、呃逆频繁、腹胀腹泻、胃脘不适等症状的人,在早晨喝水会影响脾胃的功能。 其次,肺对水的调节也起着重要作用。中医认为,肺除了对呼吸的调节作用之外,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主治节”,这里面包括了“通调水道”这一重要作用。如若肺的功能有障碍,比如容易胸闷气短、喘息心悸、咳嗽痰多、鼻塞流涕的人,对水的代谢也会很差,如若乱喝水就会加重以上症状。 再有,中医认为肾主水,膀胱主水之气化。肾对调节和维持体内的水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肾的功能出了问题,饮水就要注意,否则会出现水肿、小便不利等。实际上,人的身体是一个整体系统,五脏六腑都参与了水的代谢,任何一个脏腑出了问题,都会对水的代谢造成影响。因此,人体应该把身体维持在一个气血平和的状态。 很多慢性病的人血液黏稠,希望通过多喝水来稀释血液。其实水喝下去大多不可能立即进入血管稀释血液,因为水的代谢还要经过很多的环节。三焦气化、脏腑转输、气血运行任何一方面有问题,水就无法到达血管里以达到稀释血液的目的,反而增加了心肺负担,也增加了脾肾负担,从而可以使很多慢性病多了无愈期。 喝多少水要因人而异 喝水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喝多少,与每个人的身体条件、脏腑功能密切相关。因此,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从中医上讲,就是离不开那句话——道法自然。 喝水必须因人而异,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活动量、排泄能力、对水的需求量、年龄、体重、工作状态、饮食状况和生活环境而定,并不是每个人都要遵循同一个死板和固定的饮水量。 有的人认为每天必饮8杯水,多喝水可能有效排毒,喝水应该按时按点,从早晨6点到晚上10点,不同时段喝的水有不同效果,在中医看来,这个观点是不正确、不科学的,因为它没有考虑到人的自然属性、自我本能系统的需求,以及因人、因地、因时制宜的问题,这是一个僵化、机械的观点。 2023-05-02 | 涅槃从生

大米炒一炒,健脾止泻还瘦身

对于大米,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就是充饥的一碗饭。可是千百年来,为什么大米会成为主食?为什么它会被誉为“五谷之首”? 因为大米不仅可以充饥,营养也十分超群。中医认为大米味甘性平,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益精强志、和五脏、通血脉、聪耳、明目、止烦、止渴、止泻的功效。现代营养学显示,稻米含有90%以上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 一、大米炒一下变妙药 除了蒸饭、煮粥,把大米炒一下,还是一味药,健脾祛湿,对消化不良、腹泻、便秘均有效果。既能快速止腹泻,还能清肠刮毒,大人用了有瘦身的功效,小孩用了有健脾开胃止泻的功效。不仅孕妇能用,宝宝也能用,可见这味药多安全。 1、健脾排毒 为什么要把大米炒一下呢?因为大米炒成焦黄色后,米里所含的淀粉也就被破坏了,分解变成了活性碳了。大家都知道活性碳可以吸潮气,吸异味,吸污垢,将大米炒焦,被炒焦的部分能健脾祛湿,吸附肠粘膜上的有害物质,使之排出体外。 2、瘦身减肚子 焦米茶是以五谷为原料的,五谷为养,是人体最重要的营养来源,它能补充元气,是最基础的养分。焦米茶的卡路里很低,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B2、B6等,是减肥利器,能够清理肠胃,又能避免减肥减成黄脸婆,能改善新陈代谢,又保护脾胃。 3、祛湿气防溃疡 炒过之后的焦米,有一定的祛湿功能,能够净化身体,预防皮炎湿疹。糙米、大麦等米糠麦皮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够防治口腔溃疡。 4、静心安神 日本流行的玄米茶,其实就是在炒米中加入日式煎茶,茶香米香相互交融,风味独特。在自制的焦米茶中加入喜欢的绿茶,就是中国风格的玄米茶了。 据报道,玄米茶可以抑制兴奋,有利于缓解精神压力,所以在治疗失眠,改善精神症状等方面受到重视。 5、降压降脂 焦米茶还具有降压降脂的作用,并能促进新陈代谢,所以最近被认为可以作为改善生活习惯病的一种食品! 二、炒焦米 1、取适量大米(大米的量根据个人情况,最好不要超过一个星期的量),大米简单冲洗,沥干水分,平铺成一层在盘子上,晾干,可以晾一晚上,基本能干得差不多。如果买的大米足够干净可以不用淘洗,这样能尽量保存米中的B族维生素。 2、锅烧热倒入大米(可以放一点点油,防止粘锅,如果本身就是不粘锅,就不需要了)。 3、先大火翻炒2分钟,再转小火翻炒,一定要不停的翻炒,防止炒焦,必要时可以把锅拿起来轻晃,有助于米均匀受热。 4、炒至焦黄色关火,散发香味即可,不要着急盛出焦米,利用锅的余温,让焦米继续加热一会,放凉后用密封罐盛好。 三、瘦身减肚子这样吃 焦米是一种非常好的减肥食谱,特别“刮肠、刮油”,常喝焦米茶还可以把附在胃里、肠子里的脂肪吸走,排出体外。 焦米茶: 取约30克焦米冲泡,一定要刚刚烧开的沸水,泡了后最好用保温杯焖一会儿,喝焦米水,焦米也可以吃掉,坚持食用,有健脾、减肚子的功效。 焦米茶的话成年人可以天天喝,能吃米饭的人都可以喝,尤其是脾胃功能弱的人。无论是因为积食便秘还是腹泻,都可以用焦米茶来调理。 熬粥时也可以加入一半的焦米,更容易消化,非常适合脾胃弱的幼儿和老人。 四、孕妇治腹泻这样吃 我们正常人拉肚子一般会立刻吃止泻药,不久拉肚子就能得到缓解。但是孕妈妈处于特殊时期,不能随意用药。但是剧烈的拉肚子可能会引发子宫收缩导致流产,不敢吃药的话,初期有腹泻的征兆,就可以喝焦米糊。 原料:小米适量,糖适量。 做法:取适量小米,放到锅中用文火炒到微黄,研成粉末,食用时把炒过的焦米加适量的水和糖煮成糊状,稍冷后服用,每日2-3次。 五、宝宝健脾止腹泻这样吃 春季很容易发生腹泻,临床上,用焦米汤代替补液剂口服,对治疗腹泻有明显的效果,8个月以上添加辅食的宝宝都可以用焦米汤止泻。大米或小米炒制后其所含碳水化合物有收敛作用,能发挥止泻的功效。 如果腹泻不至于到停辅食的程度,可以用焦米汤煮米粉,这样好得比较快,营养也更足一些。如果停了辅食,就直接给孩子喝焦米汤,或者焦米汤加煮好的苹果水。 焦米粥: 1、大约半量杯焦米,把米放进汤锅或者奶锅里,倒水至4/5左右处。 2、水开后转小火,保证米汤一直在咕嘟着,把锅盖留缝。开着盖子熬也可以,时不时看一下。 3、大约煮半个小时即可,米汤焦黄色为最好,有一股浓浓的炒香味,可以盛出来给宝宝当水喝,粥可以给大人吃,对肠胃也很有好处。 提醒: 刚炒好的米不能马上掺水煮制;晾凉煮制时,也不能用冷水或温热水,而是必须加沸水煮,否则糙米粒会煮成“糊汤”。 煮焦米汤的时候,水要煮到只剩下原来的一半才可以。以四碗水为例,要把水煮到剩两碗水的量,才算是煮好了。 六、止痛经这样吃 焦米和花茶搭配,还有调经保健的功效,有助于调节经期神经紧张、疲乏等症状,有提神解乏、醒胃的作用,适宜经期饮用。 焦米茉莉花茶:大米30g,茉莉花12g。炒米的时间约1分钟30秒后,也就是差不多米已经被炒至焦黄色为止,将米盛出,这样焦米就好了。再取一个茶杯,将焦米倒入杯中,撒上茉莉花,注入八九分满的开水冲泡,静置一小会儿,有香味飘出时即可饮用。 作用:此款茶有助调节经期神经紧张、疲乏等症状,有提神解乏、醒胃的作用,适宜经期饮用。 把米炒成焦黄,既能止腹泻还能治便秘,大人吃了瘦身减肚子,小孩吃了健脾开胃,老人吃了降压降脂。这么好的养生方法,不如分享给亲友,一起享健康。 2023-04-24 | 橘子胖子

“养筋汤”,唯一一个养筋的方子

组成:白芍30克、熟地30克、麦冬30克、炒枣仁9克、巴戟天9克。 养筋汤出自清代医家陈士铎的《辨证录》,是“行役劳苦,动作不休,以至筋缩不伸,卧床呻吟,不能举步,遍身疼痛,手臂疫麻”的专方。 陈士铎对这个养筋汤赞誉度非常高,说:“一剂筋少舒,四剂筋大舒,十剂疼痛、酸麻之症尽除。” 2023-04-24 | 一代一路
关注:(3) 文章数:(6913)
+关注本站 订阅号:106
    天机APP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 天机易学院
天机APP下载中心